改变潜意识的方法:从意识到潜意识的转化
改变潜意识的方法:从意识到潜意识的转化
潜意识,这个深藏在我们意识之下的隐形力量,不仅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决策,更在很大程度上塑造着我们的命运。那么,我们是否能够改变自己的潜意识?答案是肯定的。本文将为你揭示潜意识的本质,并提供两种实用的方法,帮助你实现潜意识的转变。
潜意识:影响命运的隐形力量
所谓命运,无非是那些我们未曾察觉到,却被其深深影响的想法——或者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潜意识。而改变命运的起点,就在于让一个人的潜意识意识化。
想法或者意识,到底是什么?如同这个世界上的很多词语,我们经常使用,比如「爱」、「情绪」、「理解」。可一旦我们试图去说明这些词语的内涵,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词语变得陌生了。
事实上,想法或者意识,就是如今人们常说的认知。一种可以被文字表达的,可以帮助我们做出判断的句子。
你的意识中有很多想法。它是看得见的冰山。但你的潜意识则藏在冰山之下。它通常并不可见,但其范围却远远超过了你能够看到的部分。
通常来说,每个人都能够意识到,运动能改变身体的健康。但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则隐藏着对于运动的反对。因为我们更喜欢什么都不做。这种对意识的反对,会让我们不知不觉选择一种困难的运动方式。比如:「假如没有健身房和教练的督促,我就没有办法进行锻炼。」
去健身房的时间成本是昂贵的,也许你锻炼的时间只需要30分钟,但准备和路途会消耗掉1小时30分钟。昂贵的时间成本早晚有一天会让你不堪重负,并成为停止锻炼的理由。但我们却不曾察觉,这一切只是潜意识中那个想法的指引:「不锻炼才更舒适。」
习惯性讨好也是同样。我们的意识都明白,「讨好」这件事本身并不符合我们的长期利益。但在与人相处的情境之下,我们却根本无法控制自己讨好的倾向。我们用让自己不快的方式,来满足他人的情绪价值。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藏着根深蒂固的想法:讨好才是安全的。
意识:改变潜意识的关键工具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无意挖掘潜意识的成因——那与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息息相关——我们只需要知道如何改变。毕竟我们都没有办法回到小时候,在完美的成长环境之中,再培养自己一次。
你唯一需要的改变工具,就是「意识」。在做出改变这件事上,我们的意识有两个作用。
第一个作用,是「看到距离」。如果你对自己当前的收入并不满意,然后立下了一个在十年之内赚到某个数字的金钱。当你看到这个金钱数字的时刻,你就确定了与它之间的距离。当距离出现之后,你就可以制定计划,达成目标。每天制定的日程表也是同样。每一个日程表都是一个距离标识。而你的日间行动,就是为了缩短距离而存在的。
第二个作用,则是「创造距离」。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潜意识才是更接近我们自我的存在。因为它左右着我们80%的时间,如何做事,如何说话。如何对这个世界进行反应。如果我们试图使用自己的意识来做这一切,我们有限的精力将会不堪重负。这也同时意味着,如果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潜意识,就与其拉开了一定的距离。
如同我们意识到自己身上善良的品质,那么就意味着我们和善良有了距离。意味着善良还没有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品质,尤其是在我们经常意识到它的情况下。在开车的时候,我们意识不到自己是如何开车的。如果你还经常能够意识到,那么就意味着你仍然是个新手。其他能力也是同样。如果不是刻意进行冥想练习,我们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呼吸。但它在我们没有意识到其存在的时候,仍然运转良好。你意识不到的部分才是真正的你——或者说,生活里大部分时间的你。而你能够意识到的部分,是与你产生距离的「你」。
意识和无意识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可能性。无意识的呼吸可以通过正念意识化,这样一来,你就可以通过对于呼吸的专注活在当下。同样的,那些有意识去做的事,也可以无意识化。比如早晨刷牙洗脸的「好习惯」,又或者「吸烟」这种坏习惯。一开始,人们在长辈教导下,有意识地刷牙洗脸。后来,这件事就变成了起床之后的无意识行为。一开始,人们有意识地吸烟。后来,这件事也变成了一种无意识行为。
改变潜意识的两种方法
如果你想要改变自己的潜意识,改变影响自己命运的那80%的时间,那么你就必须学会用意识创造距离。你可以使用两种古老而有效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人们发现,如果把那些生活里的坏习惯,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就可以更好地改正它。你可以只是简单地写下自己需要改变的坏习惯,也可以在这之后写下它之所以是坏习惯的原因。每隔一段时间都温习一次,直到当你在潜意识的作用下,沿袭坏习惯的时候,你的「意识」立刻就捕捉到了自己在做什么。
如今,这个古老的方法,被换上了新的名称:「认知行为疗法」。也就是用改变的想法,来改变自己的行为。回到刚才那个吸烟的例子。大部分吸烟者之所以无法戒掉,是因为他们有三个察觉不到的认知:
- 他们认为吸烟是一种习惯。
- 他们认为自己并没有上瘾。
- 他们认为吸烟是生活的调剂。
而能够戒烟的人则持有不同的认知。他们认为:
- 吸烟是一种毒瘾——尼古丁上瘾。
- 哪怕一周一支烟,都处于尼古丁上瘾状态。因为尼古丁是世界上上瘾速度最快的毒品。
- 吸烟是毒瘾,因此,它绝不是生活的调剂。认为它是生活的调剂,恰恰是毒瘾的表现——它在试图给自己找借口。
第二种方法,是广泛地阅读与倾听。这可以大大拓展你的认知范围。因为你能够听到许许多多不同的声音。而你积累的认知越多,就越能够在恰当的时候,挑选出最合适的认知——要知道,认知不是现实。任何一种认知都不是现实。因为截然相反的两种认知,只要满足了条件,都是正确的。认知是改造现实的工具。它只是你工具箱里的螺丝刀。
吗啡是杀人的毒品,也是救命的药品。这两种认知都是正确的。健康的人,会使用「吗啡是杀人的毒品」这一认知,远离它。需要镇痛的重症病人,会使用「吗啡是救命的药品」这一认知,靠近它。
这两种方法都需要每天重复。如同这个世界上许多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注定是枯燥的。但每一次的重复,都可以为你积累改变的能量。随着过程的深入,你就可以让你想要的意识潜意识化,成为像呼吸那样自然的反应。让你不想要的潜意识意识化,创造一个安全的距离之后改变它。并最终,改变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