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全民禁毒宣传月: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守护健康成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全民禁毒宣传月: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守护健康成长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883863

2024年6月26日是第37个国际禁毒日,也是第14个全民禁毒宣传月。今年的主题聚焦于"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强调了这一问题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影响。

药物滥用和毒品问题一直是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对于青少年群体来说,这个问题尤为严重。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预防药物滥用和远离毒品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我国规定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药品滥用是指长期地使用过量具有依赖性潜力的药物,这种用药与公认医疗实践的需要无关,导致了成瘾性以及出现精神混乱和其他异常行为。

总以为只要我们注意身边情况就能远离毒品,但现在的毒品早都已经披上了一层"羊皮",把自己伪装成了诱人的零食。

拒绝滥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滥用或者不合理使用,易产生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常见的麻醉药品有吗啡、羟考酮、可待因、哌替啶、美沙酮、舒芬太尼、瑞芬太尼、芬太尼等。麻醉药品一旦成瘾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其可能引起精神心理异常、智力下降,导致性情大变、心理变态、人格扭曲,甚至走上暴力或者犯罪的道路。

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依据人体对精神药品产生的依赖性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将其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精神药品。常见的第二类精神药品有硝西泮、氯硝西泮、阿普唑仑、艾司唑仑、酒石酸唑吡坦、右佐匹克隆、佐匹克隆、扎来普隆等。滥用精神药品同样会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比如导致精神障碍,引发自残自伤、暴力伤害等极端事件。

如何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

(一)青少年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

(二)学习掌握毒品相关知识,了解毒品的种类、危害等;

(三)增强禁毒意识,学会保护自己,提高抵御毒品侵袭的能力,懂得辨别生活中引诱青少年吸毒的手法;

(四)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朋友,不与吸毒者、贩毒者为伍。不听信毒品能治病、能解脱烦恼和痛苦、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保护自己不受影响;

(五)青少年应树立防毒意识,对口服或注射的物品都应保持高度警惕,对来路不明或陌生人提供的食品饮料也要提高警惕;

(六)家长应培养孩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引导孩子健康成长,远离毒品危害;更要以身作则,拒绝沾染毒品;

(七)尽量避免让孩子去治安复杂场所;发现孩子性格和行为异常,应警惕;

(八)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新型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全面开展预防毒品犯罪宣传教育工作。

宁化县检察院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月活动

宁化县检察院认真开展以"拒绝毒品,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为主题的全民禁毒宣传月活动。

联合行动,拧紧禁毒"安全阀"

联合县公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烟草专卖局开展以"拒绝毒品,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为主题的禁毒宣传普法活动,深入学校、街道、商户发放宣传资料、图文,向往来群众、学生科普毒品预防教育的基本知识,着重讲解"药物滥用"的概念、容易引起滥用成瘾的药物、毒品与药品的区别等,提醒大家要警惕毒品陷阱,提升识别能力,避免滥用危害,活动共发放禁毒宣传资料2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0余次。

法治进校园,守护青春不"毒"行

深入辖区学校,开展"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禁毒主题宣讲,检察官向同学们讲解毒品基本指示、种类和伪装特点,用深入浅出的话语让同学们了解毒品危害,并通过播放禁毒教育片、现场问答等方式,引导青少年应该如何远离毒品,增强未成年人防毒拒毒意识。

检察官提醒: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莫沾毒品、莫交毒友

防毒反毒、人人有责

扫除毒害、利国利民

岁月静好,且行且珍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