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暖是一项既古老又崭新的技术
地暖是一项既古老又崭新的技术
地暖是一种既古老又崭新的供暖技术,它通过低温地面热媒在室内形成脚底至头部逐渐递减的温度梯度,给人以脚暖头凉的舒适感。这种供暖方式符合中医"温足顶凉"的健身理论,是目前最舒适的采暖方式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地暖的工作原理、组成,以及与传统空调的区别,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地暖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地暖(地面辐射供暖)是一项既古老又崭新的技术。在中国,地面采暖可追溯到明朝末年,当时只有皇宫王室才能享用这种取暖方式。现存的故宫就是一个例证:在青砖地面下砌好烟道,冬天通过烟道传烟并合理配置出烟窗,以达到把青砖温热而后传到室内,使室内产生温暖的效果。此后,中国北方农村出现了火墙、火炕的取暖方式,韩国、日本也出现了地炕。随着人类不断进步,开拓创新,发展进步。地面供暖技术已从原始的烟道散热火炕式采暖发展成为以现代材料为热媒的地面辐射供暖。该技术中国在50年代就已将技术应用于人民大会堂、华侨饭店等工程中。随着时间推移,该技术更加成熟,运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传统空调存在的缺点
虽然安装了空调或者中央空调可以解决冷暖问题,但实际使用感受却并不理想。空调的最大功用是制冷,制热是它的副项,就是在国外也很少有冷暖两用空调的,这两项加一起,实际是对能源的浪费。单制冷比冷暖空调的COP高很多,在夏季35度以上时的速度快,能耗低,冬季制热时,温度太低是达不到效果的。室外温度越低空调主机越是不能很快启动的。即便启动了前段时间吹出来的也是冷风,而且热空气往上走,手够不到的地方是热的,人活动的地方是冷的,特别是腿脚仍然是冰冷的。
地暖与传统空调相比较的优势
节能环保比较
- 舒适、卫生、保健:地面辐射供暖是最舒适的供暖方式,室内地表温度均匀,室温由下而上逐渐递减,给人以脚温头凉的良好感觉;不易造成污浊空气对流,室内空气洁净;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 节约空间:室内取消了暖气片及其支管,增加使用面积,有利装修和家居布置,减少卫生死角。
- 高效节能:辐射供暖方式较对流供暖方式热效率高,热量集中在人体受益的高度内;传送过程中热量损失小;低温地面辐射供暖可实行分层、分户、分室控制,用户可根据情况进行调控,有效节约能源。
- 热稳定性好:地面层及混凝土层蓄热量大,稳定性好,在间歇供暖的条件下,室内温度变化慢。
- 运行费用低:较其它供暖设备节能约20%,可充分利用低温热水资源或利用电价政策,降低运行费用。
- 使用寿命长:低温地面供暖中塑料管材或发热电缆埋入地下,稳定性好、不腐蚀,无人为破坏,使用寿命与建筑物同步。
- 适应性强:设备不受室外温度的影响,大大延长采暖系统的寿命。
冬天制热比较
冬季取暖用空调不是最佳选择。如果使用地暖,在选择空调时就可以主要考虑其制冷效能。相比地暖,空调的用电量要大很多,一般空调一个月的用电量达到300度,而地暖则少很多。从经济角度考虑,很明显用地暖要比用空调划算。地暖是高档享受,不仅避免了空调的噪音和排风气流带来的不适。传统采暖方式以点热源为主,在热源附近温度较高,离热源越远温度越低,温度在房间内的横向分部也不均匀,影响舒适度。而地暖系统采用整个地板表面均匀热辐射作为散热系统,供暖任务由远红外线辐射承担,热量从底面辐射向上加热房内空气,底面温度高于人的呼吸线温度,给人脚暖头凉的舒适感觉。同时,房间内的温度分部均匀。
传统空调系统与地暖系统的区别分析
- 设计上:传统空调系统注重控制方案与负载综合考虑,而地暖系统则选择负载与控制功能分开设计。
- 安装上:传统空调系统大部分零部件暴露在外,影响美观,而地暖系统则主要设备均敷设在地板下。
- 功能上:传统空调系统偏重制冷,制热能力经常较差,受热不均匀;而地暖系统则制热效果好,且能充实整个房间。
- 运行上:传统空调系统没有电力措施,而地暖系统则可通过多种手段方便管理,节省电能,降低运行费用。
- 控制上:传统空调系统大多采用分散控制,而地暖系统则将各个系统集中控制、操作方便。
地暖系统的组成
地暖系统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
- 前端设备
- 传输部分
- 连接设备
- 控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