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嫁最远的公主,路上耗时2年,赶到时新郎去世只能嫁给其儿子
史上嫁最远的公主,路上耗时2年,赶到时新郎去世只能嫁给其儿子
在古代中国,为了国家的利益,许多公主被迫远嫁他国。其中,阔阔真公主的远嫁故事尤为传奇。她历经两年艰辛旅程,抵达目的地后却得知未婚夫婿已去世,最终只能嫁给其儿子。本文将为您讲述这位公主的传奇经历,以及另一位广为人知的远嫁公主——王昭君的故事。
我国古代有位公主,被迫远嫁敌国以联姻。她历经千山万水,不辞辛劳,历经两年艰辛旅程,终于抵达敌国。
抵达目的地后,她惊闻未婚夫婿逝世的噩耗。按当时习俗,她无法回国,反被迫要嫁给未婚夫婿的儿子。
这对自幼生活在奢华中的公主而言,无疑是莫大的耻辱!
那么这个人的真实身份究竟如何?她后续的人生历程又会呈现出怎样的图景呢?
联姻达成,伊尔汗国的艰难选择
13世纪后期,元朝势力达到鼎盛,其铁骑所至,弱小国家纷纷屈服,无不臣服于其强大之下。
位于西北的伊尔汗国,面对元朝的强势,不得不保持谨慎态度,行事小心翼翼,尽显其恭顺与低调。
阿鲁浑已登基多时,意在强化边疆、安定局势。母亲亡故时遗愿新后需为本族人,这让他突发奇想,鼓起勇气,萌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念头!
他毅然决定向元朝提亲,欲借姻缘巩固两国关系,期望借此消除元朝对本国的威胁。
对小国而言,此举无疑是冒险,若被拒,将颜面扫地,遭国民耻笑,还可能引来元朝围攻。然而,阿鲁浑仍鼓起勇气,抱着尝试心态做出了决定。
在此情境下,他遣使至元大都,向忽必烈提请联姻。出乎意料,元世祖非但不怒,反而乐意接受,将养女阔阔真许配予阿鲁浑。
此事亦合忽必烈心意,他早已洞悉,婚书可消邻国疑虑,联姻之力,远胜武力威胁。
遂遣豪华送亲队以表诚意,自大都启程,人数数百,车驾数十,浩荡前行。此举前所未有,尽显元廷对此婚事之极度重视。
小公主嫁至伊尔汗国,令汗王欣喜万分。这位年约十七八、天生丽质且聪慧绝伦的公主成为王后,无疑为伊尔汗国增添了无上荣耀。
然而喜悦消散后,阿鲁浑察觉,妻子虽容貌倾城且身份尊贵,但亦是元朝雄厚势力的象征,若冲突骤起,小国恐难免成为战火纷飞的牺牲品。
阿鲁浑此举于困境中实为明智,然小国确保自主之路漫长且艰。元朝铁骑威胁犹存,伊尔汗国前路坎坷,联姻仅为缓兵之计,自强方为长久之策。
阔阔真不幸成为婚姻牺牲品,被迫踏上千里迢迢、归途无望的旅程。
阔阔真公主的传奇命运
1290年,忽必烈选蒙古族女子阔阔真为公主,欲嫁予波斯伊儿汗国阿鲁浑王。为此,他派遣数百随从护送阔阔真公主,以确保这场联姻顺利进行。
此次远嫁之旅漫长且充满艰险,一行人浩荡踏上丝绸之路以求平安抵达。然而,行至半途,遭遇部族战乱,无奈只能被迫折返。
离家八月,众人皆身心疲惫,公主更是难耐。众人疲惫至极,且忧虑皇帝怪罪,心中更是忐忑不安。
回京后,忽必烈大汗未加责备,对阔阔真平安归来甚感欣慰。然而,君无戏言,阔阔真仍需继续前行,履行联姻使命。
然而陆路显然不可行,那该如何是好?恰在此时,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提议,可由海路护送阔阔真公主至伊尔汗国。
他明白航海充满危险,然而相较于内陆交通,海路更为便捷。尽管忽必烈心存疑虑,最终还是决定尝试这一方案。
阔阔真公主携600余名随从自东方大港启航,踏上逾两年的海上征途。此番航行,势必充满挑战与波折。
船队途经爪哇国与苏门答腊岛,后者停留5月以待好天气。途中不幸遭遇海难,除阔阔真公主等少数人外,多数随从遇难。
阔阔真见同舟之人相继倒下,满心哀伤与绝望。灾难几乎让她前路无望,但为践使命,她只能强忍悲痛,继续前行。
1292年底,他们终达波斯港口忽鲁谟斯。但悲剧未止,阔阔真历经磨难至此,本应成婚的伊儿汗王阿鲁浑,却已于两年前逝世。
现今的新王乃阿鲁浑之弟乞合。阔阔真满心欢喜,认为这或许预示着她终将重返故乡。
然而,事情真的会就此结束,让阔阔真打道回府、重返元朝吗?显然不会!
蒙古部落习俗下,乞合有权将阔阔真公主许配给阿鲁浑长子合赞王子为妻。合赞本应继位却失利,此次得嫡妻或能翻盘。因此,阔阔真被迫嫁予陌生的合赞。
幸运的是,合赞王子乃才华横溢的青年英雄,非恶霸之辈。得阔阔真智谋相助,他渐获朝野拥戴,三年后登上王位。阔阔真终嫁真爱,二人共创新伊儿汗国时代。
经历跨国远嫁的重重波折后,阔阔真终获幸福,与合赞王子喜结连理。尽管命运多舛,她仍感激上天,赐予了她这段美满的姻缘。
当然,这并非我国史上公主远嫁的唯一案例,广为人知的王昭君便是此类远嫁公主中的一位!
昭君出塞——匈奴归心汉朝
公元前33年,汉朝将王室成员王昭君送至匈奴,与单于呼韩邪成婚。昭君,本名王嫱,字昭君,出身于秭归的一户平民家庭。
王昭君17岁时,命运因汉朝选妃而转。汉元帝诏令选民间美女入宫,各地官员争相献上本地绝色女子。
王嫱乃湖北郡平民女子,因貌美入宫。她浓眉大眼,肤白气雅。擅长弹琴,声音清脆;亦精书法,篆书遒劲有力,令人赞叹。
汉朝使臣访匈奴,单于呼韩邪询问王昭君。他被其才华吸引,即向汉元帝求婚。汉元帝同意,王昭君因此成为和亲公主,踏上千里远嫁之路。
单于性格温柔体贴,王昭君抵达后,他极为喜悦,二人共襄盛大婚礼,赢得了众多百姓的诚挚祝福。
两人感情深厚,王昭君被封为宁胡宇阏氏,且育有一子,名为栾提伊屠智牙师。
呼韩邪单于逝世后,王昭君续嫁其子雕陶莫皋。在匈奴的日子里,昭君深得民众敬爱。
她携中原农业技术至匈奴,推广五谷种植,解民众饥饿之苦。又亲手织布,传授制衣技艺于匈奴妇女,并引入汉文与音乐,昭君以仁厚得匈奴民众爱戴。
夜幕下,昭君抚琴吹笛,以汉语教授匈奴孩童诗词。她举止文雅,礼貌待人,通过自己的言行,深深影响了众多匈奴人。
王昭君凭自身努力促汉匈和平六十余载,造福两国。其爱情传奇流传千古。她酷爱音舞,逝后被匈奴葬于大青山,尊若神明。昭君开创的民族和睦典范,永铭中华史册。
阔阔真一生传奇,令人思索女子命运是否自主。她的经历与所得,是否真为内心所愿?历史背后,谁能揣测其真心?我们所知,仅是冰山一角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