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摄影基础:景深完全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摄影基础:景深完全解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snapshot.canon-asia.com/tw/article/zh_tw/camera-basics-19-depth-of-field

景深是摄影和电影制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它决定了画面中哪些部分清晰可见,哪些部分模糊虚化。深入理解景深及其控制方法,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构图和讲故事。

什么是景深?

景深(Depth of Field,简称DOF)描述的是距离相机最近和最远的点之间的距离,这些点看上去是可被接受的焦点("对焦区域")。你可以把它想象成镜头平行投射一个巨大的玻璃容器。玻璃容器的位置会根据你对焦的位置而有所改变,但其始终与镜头平行。玻璃容器内的物体看起来清晰、对焦准确,玻璃容器外的物体离玻璃容器则越远越模糊。

景深的大小(深度)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加以控制:

  1. 光圈
  2. 焦距
  3. 感光元件尺寸
  4. 相机与拍摄主体的距离

改变2-4项因素也会改变取景和视角,进而影响构图。

浅景深与深景深

  • 浅景深:如果玻璃容器很薄,我们说景深"很浅"或"很窄"。场景中只有一小部分对焦,而前后其他事物都变得模糊(转而虚化)。这亦被称为浅景深拍摄
  • 深景深:如果玻璃容器很厚,从前面到后面的大部分场景都在可接受的焦距内,我们就会说其景深"够大"或"够深"。这即所谓深景深镜头

控制景深的5条规则

1. 光圈越大(f值越小),景深越浅


在f/1.8下,只有部分绿色和红色木棒对焦。其他部分却都模糊不清。当我们使用更高的f值来增加景深时,就会有更多的场景对焦。

试想一下:拍摄移动主体时的景深
在拍摄移动中的主体时,可考虑使用较大的景深。这样即使物体移动,也有可能保持在焦点区域内。在不改变构图的情况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缩小光圈(使用较大的光圈值)。

2. 镜头离主体越近,景深越浅


更接近拍摄主体/物件:105mm @ f/4


离主体更远105mm @ f/4

在第一张照片中,镜头离栅栏更近。这也使得背景更近(看上去更大),并可放大焦外的模糊。

提示:另外,也要注意的是,当我们远离主体时,虽然焦距不变,但取景和透视却会发生变化。

3. 焦距越长,景深越浅


焦距较短:35mm @ f/4


长焦距:105mm @ f/4

这两张照片是在同一拍摄位置将焦距从35毫米放大到105毫米来进行拍摄的。长焦距带来的放大效果,能使景深看上去更浅。反之亦然:广角镜头即使在更大的光圈下,景深也会更深。

这也就是为什么全画幅相机能拍出"更强烈的虚化效果",而APS-C和轻巧型数码相机则可拍出更大景深的原因。感测元件的大小会影响你用以实现给定视场的焦距。

4. 在近景和长焦拍摄方面,景深比平常还浅

如果你要拍摄特写镜头或使用长焦镜头,你必须使用比平常更窄的光圈来获得更深的景深。如果你在拍摄静态物体的静态照片,你甚至可以考虑使用对焦包围和深度合成来达到理想景深。


f/1.8 特写

使用EOS R6 Mark II + RF35mm f/1.8 Macro IS STM进行拍摄

在这张特写照片中,只有一条薄薄的布料能进行对焦。这也就是为什么对焦在特写和微距拍摄中如此具有挑战性的原因!


长焦距 @ f/11

特写使用EOS R + RF600mm f/11 IS STM来进行拍摄

我们通常需要一个非常大的光圈来获得模糊的背景,但在600mm的光圈下。即使在f/11的情况下,对焦也非常浅。

5. 镜头角度也很重要

还记得我们所关注的"玻璃盒子"吗?除非你使用的是倾斜移轴镜头上的倾斜功能,否则其将始终平行于感光元件平面(以及你的镜头前端)。如果你倾斜相机或从不同角度拍摄物体,就可以在不改变景深的情况下改变"玻璃箱"内的内容。

以下是前方范例中的大门从不同角度进行拍摄的情况。


f/1.8 - 正面

即使在f/1.8的情况下,整个白色闸门都处于对焦状态。


f/1.8 - 对角线

只有一根金金属柱对焦。从该角度进行拍摄时,要让更多的柱子对焦。我们需要更大的景深。

实用的相机设置:景深预览

默认情况下,照相机只会预览曝光(影像亮度),但不会预览景深。这与全光圈测光有关。在全光圈测光中,无论光圈设定如何,光圈叶片始终呈现完全开启状态,直到照片拍摄之前亦是如此。如此可使其尽可能吸收光信息。你看到的是影像处理器的类比结果。

有两种方法可以预览景深。

选项1:始终预览景深

这与全光圈测光有关。在全光圈测光中,无论光圈设定如何,光圈叶片总是会呈现完全开启状态,直到拍摄影像之前亦为如此。即使在测光时,相机也会根据光圈设定关闭光圈叶片。

步骤1
在红色菜单中,可选择"显示模拟"。

步骤2
选择"曝光+DOF",然后按下SET按钮。此时,相机将根据曝光设定显示实际亮度和景深预览。

选项2:按下一颗按钮来预览景深

当按下指定的按钮时,相机会暂时关闭光圈叶片。

步骤1
进入橘色菜单,寻找"自定义按钮"。

步骤2
从清单中选择要作为"景深预览"快速键的按钮,并进行对应设定。

有些相机(如EOS R6 Mark II)设有一个预设的景深预览按钮,但你可以将该功能重新指派到另一颗按钮上。在其他相机上,你必须决定要使用哪颗按钮。

景深如何影响视觉表达

我们的眼睛倾向于优先拍摄清晰、对焦准确的物体。因此,控制景深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可帮助我们拍摄更好的照片,甚至有助于故事讲述。其将适用于摄影和电影摄影。

1. 其可决定我们拍摄的物体有多清晰


f/1.8


f/16

在这两张照片中,我们都将对焦点放在草莓的顶端。在f/1.8下,其他一切都对焦不准,模糊不清;而在f/16下,其他一切也都更加清晰。(为了方便比较,我们保留了相同的对焦点。实际上,将对焦点移至奶油色处,可帮助我们用稍大的光圈获得更多的焦点)。

2. 其可设定影像的主体


景深较浅

50mm, f/2.5

此时可以看到只有蛋塔在镜头中。其他的一切都被模糊了,仅表明此蛋塔为图像主题。


景深加深

50mm, f/16

更深的景深,可让蛋挞和饮料成为焦点。其均成为画面对象。

敬请深入了解:当更多的物体聚焦时,也意味着有更多潜在的干扰存在。你必须更仔细地考虑构图。

3. 其可决定显示多少上下文细节


浅景深

f/4


深景深

f/16

浅景深模糊了("简化")背景和前景中的叶子。所以,我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花上。更大的景深也会让我们注意到花朵周围的叶子。

摄影:焦距转换是一表达工具

在录像和电影制作中,可以记录景深和焦距的改变。你可以创造性地使用相关过渡来决定故事如何开展。这也是一在没有相机运动的情况下为你的镜头添加运动的方法!

例如,我们可以缓慢增加浅焦镜头的景深,以揭示背景中的物体,反之亦然:

其有可能伴随"焦距拉动"或"焦距移动",将焦点从画面中的一个物体移动到另一个物体。景深较浅时,焦架过渡则更为明显。

训练你的眼睛:在电影制作和摄影方面应注意到景深

下次当你看到一张你喜欢的照片或看电影或戏剧时,你可以考虑一下摄影师或电影摄影师是如何使用景深的。究竟是浅是深?其显示或隐藏什么?其对故事讲述有何帮助?这通常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尤其是在电影摄影中更是如此。

一部以在故事发展中使用深焦镜头而闻名的经好莱坞电影是《大国民凯恩》(电影摄影师:格雷格托兰;导演:奥森威尔斯),尤其是在此标志性的场景(英文版)中更是如此。

了解有关景深和相关技术的更多信息:
聚焦: 各种场景的光圈设定
f/2.8与f/4长焦对焦镜头有有什么分别?
人像摄影:专业摄影师喜爱的三光圈设定
4 个镜头概念,彻底改变你的照片
巧用前景散景,创造梦幻多彩人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