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想讨好别人是"讨好型人格"吗?看专家怎么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总想讨好别人是"讨好型人格"吗?看专家怎么说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OJAIKR40514R9KQ.html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总是倾向于讨好他人,不惜委屈自己来迎合别人。这种行为模式是否就是所谓的"讨好型人格"?让我们听听专家的解读。
专家解读
总是想方设法讨好别人,的确可能存在"讨好型人格"的性格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过分敏感:对他人的言行、情绪极为敏感,能敏锐觉察他人的心理需求,甚至过度解读,做事谨小慎微。
极度自卑,缺乏自我认同:对自己缺乏客观认知,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害怕失败和被否定,缺乏自信,不敢真实地表达自己。
不懂得适时拒绝:为了满足他人的需求,淡化或压抑自己的需求,从不拒绝别人提出的要求。
事实上,心理学界并没有"讨好型人格"这一说法。无论是人格的八种类型还是五大人格特质理论,都没有"讨好型人格"的分类。这个名称更像是一种便于理解的比喻,而非真正的人格类型。
"讨好型"的概念多见于萨提亚人际沟通理论。萨提亚人际沟通理论将沟通方式分为五种,即指责型、讨好型、超理智型、打岔型、表里一致型。"讨好型人格"并未被纳入人格障碍诊断体系,更倾向于一种社交行为模式,而非人格障碍。
"讨好型人格"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和成长经历有关,包括原生家庭没有得到过"无条件的爱",缺乏鼓励和认同,个性自卑,缺乏安全感,或在人际交往中遭遇伤害、被人欺负或被孤立过等。
健康术语
人格:包括人的气质和性格。既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征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改善建议
如何改善这种"讨好型人格"带来的不安?
提高自我认同,接纳内心真实的自己,慢慢改变不良的认知模式,学会将认同感的来源从外部转移到内部,建立自己的审视标准,关注自己的优势;
遇事多考虑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理性分析,学会简短精炼地表达拒绝。
本文原文来自163.com
热门推荐
2024年农村养老金上调方案出台,最低标准增至123元
福州必打卡景点,你真的知道怎么玩吗?
桂平景谷两地发展辣椒产业:种植与加工双模式助农增收
多国专家聚四川:AI艺术设计教育迎来新变革
昆明至曲靖自驾攻略:160公里沿途景点与实用贴士
王嘉尔抑郁症引发关注:长期熬夜会加剧心理健康问题
合肥庐阳发布2024年学区划分,2025年启动招生预警机制
草酸清洗剂危害大:从皮肤到呼吸道的全方位伤害
如何写出一份不伤感情的员工辞退通知书?
齐玲教你优雅表达负面情绪:八段锦调节法让心灵更自由
麦冬+黄芪,秋冬养生新宠上线!
洪宪帝制外交揭秘:袁世凯的复辟之路
中秋家庭活动大比拼:谁最会玩?
倾听与理解:冲突中的优雅表达之道
Vision 60四足机器人:现代战场的超级战士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精神疾病康复主阵地,创新服务模式见成效
《哪吒》爆火:揭秘中国动画片崛起的秘密
头痒不止是干燥!六大原因及解决方法全解析
万开达高速公路:重庆至四川的重要交通动脉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低调的摄影天堂
2025年电动车合法上路“5禁”新规解读
警惕!这3类首饰别再戴了,相当于“慢性毒药”,对身体没好处
灵山秋色:上饶最高峰现红叶黄杏,三条路线登顶赏景
9月21日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社区服务创新助力早期预防
《鬼灭之刃》:如何用角色设计打动人心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管理指南:标准解读与企业应对
毛阿敏:用歌声记录华语乐坛黄金年代的“第一夫人”
南京:从江东古都到现代都市
拙政园冬季游园攻略:打卡最美角落
磨玻璃结节中医治疗指南:5大类中药方剂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