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总想讨好别人是"讨好型人格"吗?看专家怎么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总想讨好别人是"讨好型人格"吗?看专家怎么说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OJAIKR40514R9KQ.html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总是倾向于讨好他人,不惜委屈自己来迎合别人。这种行为模式是否就是所谓的"讨好型人格"?让我们听听专家的解读。

专家解读

总是想方设法讨好别人,的确可能存在"讨好型人格"的性格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1. 过分敏感:对他人的言行、情绪极为敏感,能敏锐觉察他人的心理需求,甚至过度解读,做事谨小慎微。

  2. 极度自卑,缺乏自我认同:对自己缺乏客观认知,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害怕失败和被否定,缺乏自信,不敢真实地表达自己。

  3. 不懂得适时拒绝:为了满足他人的需求,淡化或压抑自己的需求,从不拒绝别人提出的要求。

事实上,心理学界并没有"讨好型人格"这一说法。无论是人格的八种类型还是五大人格特质理论,都没有"讨好型人格"的分类。这个名称更像是一种便于理解的比喻,而非真正的人格类型。

"讨好型"的概念多见于萨提亚人际沟通理论。萨提亚人际沟通理论将沟通方式分为五种,即指责型、讨好型、超理智型、打岔型、表里一致型。"讨好型人格"并未被纳入人格障碍诊断体系,更倾向于一种社交行为模式,而非人格障碍。

"讨好型人格"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和成长经历有关,包括原生家庭没有得到过"无条件的爱",缺乏鼓励和认同,个性自卑,缺乏安全感,或在人际交往中遭遇伤害、被人欺负或被孤立过等。

健康术语

人格:包括人的气质和性格。既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征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改善建议

如何改善这种"讨好型人格"带来的不安?

  1. 提高自我认同,接纳内心真实的自己,慢慢改变不良的认知模式,学会将认同感的来源从外部转移到内部,建立自己的审视标准,关注自己的优势;

  2. 遇事多考虑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理性分析,学会简短精炼地表达拒绝。

本文原文来自163.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