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听说这是毕业季最温柔的部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听说这是毕业季最温柔的部分?

引用
网易
1.
https://dy.163.com/article/J60PC50G0552UVG7.html

又是一年毕业季。不久前,“#100多名学生的论文致谢,竟都有同一个人!”的话题登上热搜,再度引发网友们对于青葱岁月的怀念。

论文致谢,是独属于毕业季的诗篇。在隔行如隔山,充满艰深术语的论文中,还有这样一段文字,能跨越专业、学历甚至年代,传递人类共有的情感。“致谢”原本是一种学术礼仪,用于对完成论文时给予帮助的人一一表达谢意。由于论文通常是学业完成的最后一关,“致谢”也逐渐演变为一个发表感慨、留存故事的“自留地”,成为全文最浪漫的一个篇章。

“#南大毕业生论文致谢第一句很特殊#”登上热搜。这位同学首先感谢的是党和国家。她来自西部欠发达地区,受益于国家专项计划,得以走出山区进入南大,接受最好的教育。

南开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的张老师,在自己的朋友圈为一位即将回乡工作的藏族学生送上临别祝福。很多人并不认识这位同学,但无一例外地被他奋力成长、感恩回报的故事打动。他的毕业论文致谢里,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真诚质朴的感恩。

还有同学把互联网社区的网友们写进了自己的论文致谢。有网友感慨,写作是为了对抗遗忘,哪怕是“致谢”也是如此。所以在仅有一页的文段里,越来越多的细节和画面感,代替了宏大的人生盘点。

写论文致谢,“差点把自己写哭了,终不似少年游”。

论文止于致谢,人生继续书写。如果说论文致谢是默默表白,那毕业致辞则是张扬的爱,是老师为同学们上的最后一课。

毕业典礼上西南政法大学林维校长送给各位毕业生“六大锦囊”:“无论是律师还是检察官或法官,不要对普通民众的疾苦视而不见,不要漠视他人的权益,不要忽略自己的权力行使可能造成的对他人的影响,不要因为一个案件小而忽视它对法治进步的打击,不要让自己所裁决的案件成为师弟师妹的笑柄,更不要让自己成为自己在学生时代曾经痛斥过的那种人”。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朱锐是一名癌症晚期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朱锐教授选择继续上课,他希望把时光奉献给学生,更多地传递哲学的思想力量,带领学生思考生命与死亡的意义。朱锐教授寄语毕业生:“希望大家无论以后发现自己在哪里,是‘抟扶摇直上九万里,先图南后适南冥’,还是‘振飞不过数仞而落地,翱翔蓬蒿之间,尽显彼且奚适也’的风流或怡然自得,你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各大高校校长、教师精心准备演讲内容,道出了一些人生感悟,讲述了许多肺腑之言,把自己的人生感悟化作深情叮嘱或当头棒喝,是“人生之感”“时代之问”的凝练表达,成为了同学们转身走入社会的底气。

论文致谢中的哪一句话令你记忆犹新?

如果回到毕业季,有什么话想送给曾经的自己吗?评论区聊聊吧~

本文原文来自163.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