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肺多发结节临床决策病例分享:该手术还是继续随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肺多发结节临床决策病例分享:该手术还是继续随访?

引用
好大夫在线
1.
https://www.haodf.com/neirong/wenzhang/9393578489.html

肺结节的处理时机和手术方案选择一直是临床决策中的难点,尤其是对于多发性肺结节患者。本文通过一例肺多发磨玻璃结节(GGO)患者的诊疗过程,详细阐述了临床决策的思考过程和最终方案,为肺结节患者和医疗从业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病例介绍

患者为女性,发现肺结节7月余,表现为两肺结节,无明显症状。

影像学分析

病灶1:右上叶结节

  • 2022年11月影像:磨玻璃密度,有血管进入,轮廓与边界清晰,边缘略显毛糙,考虑为原位癌或微浸润性腺癌。

  • 2023年11月影像:病灶无明显进展,也无好转吸收。

  • 2024年4月影像:有血管贴边,轮廓与边界清晰,总体密度稍高,仍考虑原位癌或微浸润性腺癌可能性较大。连续层面上看,病灶出现,在靠背段还另有很淡的一磨玻璃结节,似见小的空泡征,也是要考虑广义上肿瘤范畴的,可能是肺泡上皮增生,或不典型增生。

病灶2:右上叶近水平裂结节

  • 病灶微小,磨玻璃密度,靠着水平裂,轮廓与边界清晰,考虑肺泡上皮增生可能性大,不能完全除外不典型增生。

病灶3:右下叶结节

  • 2022年11月影像:磨玻璃密度,表面不平,轮廓与边界清晰,没有实性成分。

  • 2023年11月影像:有微小血管进入,边缘毛糙,整体轮廓与边界清晰,考虑是肿瘤范畴的,以原位癌或微浸润性腺癌可能性较大。

  • 2024年4月影像:见小血管进入明显,表面不平,密度不太纯,微浸润性腺癌可能性较大。局部放大后看,结节密度不均,表面有毛刺征,灶内有类空泡征,小血管进入并有异常增粗,边缘不平部分像小棘突征,考虑微浸润性腺癌或浸润性腺癌可能性较大。

病灶4:右下叶微小磨玻璃结节

  • 右下近斜裂处结节,密度淡,轮廓清晰,但有微血管进入,考虑肺泡上皮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可能性大。

临床决策

  1. 风险评估
  • 主要病灶是右上叶的病灶1与右下叶的病灶3。病灶3在局部放大的图像上看,密度不均,有血管进入并异常增粗,具有一定的风险,考虑微浸润性腺癌或浸润性腺癌。病灶1虽然持续存在,密度也不太纯,但随访没有明显进展,密度相对均匀,进入的血管未见显著异常增粗。所以风险上来说,病灶3最大,而病灶2与病灶4均风险还很小,病灶1处于中间位置,如果没有病灶3,病灶1仍可随访。
  1. 手术方案
  • 若没有病灶3,则均可随访。由于病灶3的存在,且有一定风险,需要切除。考虑到病灶1位于同侧边缘部位,可以考虑同期顺带切除。病灶2与病灶4过小,位置靠边,切除不会增加太多肺组织损失,因此也可以一并处理。
  • 由于主病灶如病灶3仍无纵隔窗可见的实性成分,建议采用楔形切除,避免肺段切除或肺叶切除。

手术结果

患者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术前经过充分沟通。病理结果显示:

  • 病灶1:微浸润性腺癌
  • 病灶2:肺泡间隔增宽伴纤维增生
  • 病灶3:微浸润性腺癌
  • 病灶4:原位腺癌

临床感悟

肺多发结节的处理时机和手术方案选择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 主病灶的性质:重点关注密度、血管进入情况以及随访进展。
  2. 次病灶的位置:位置差且风险较高的可以考虑暂时消融控制,位置合适且风险不高的可以考虑同期切除。
  3. 手术方式的选择:优先考虑楔形切除,避免过度手术。

总体来说,肺多发结节的处理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关键是要充分评估病情,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做出最适合的选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