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在一笔业务流程中抓重点——以金融债发行为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在一笔业务流程中抓重点——以金融债发行为例

引用
1
来源
1.
https://xueqiu.com/7067822713/308162882

在金融市场的复杂运作中,金融债的发行是一项既考验专业能力又需要精细操作的重要业务。本文将以商业银行金融债发行为例,深入解析这一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金融债发行的实务操作。

在《商业银行金融债发行实务》里,我们比较“平淡”地介绍了一支商业银行金融债的发行实务流程,大致包括:

  1. 制定年度发行计划
  2. 完成银行内部审批
  3. 完成外部核准审批
  4. 选聘中介机构
  5. 组建发行工作组
  6. 组织发行备案材料
  7. 向中国人民银行备案
  8. 披露债券发行文件
  9. 簿记发行、缴款
  10. 报送发行工作情况报告

但走完一笔业务流程,我们要学会把其中的重点环节和关键节点拎出来。这样在后续工作中,才能有的放矢,抓重点,抓细节,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最重要的是,在关键环节的工作内容中提炼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不同的机构角色,重点环节会有所不同。这里我们讲讲发行人在金融债发行中应重点把握的环节。

对于发行人而言,在上述的发行流程中隐藏了两个重要的环节节点。第一,是在单期金融债券发行前,发行人需要确定单期的发行方案;第二,是确定发行方案后需要立即组织开展的债券销售工作。

因此,商业银行金融债的发行流程可以进一步补充为:

  1. 制定年度发行计划
  2. 完成银行内部审批
  3. 完成外部核准审批
  4. 选聘中介机构
  5. 组建发行工作组
    6. 确定单期发行方案
  6. 组织发行备案材料
    8. 组织债券销售工作
  7. 向中国人民银行备案
  8. 披露债券发行文件
  9. 簿记发行、缴款
  10. 报送发行工作情况报告

下面我们重点讲讲这两个环节。

第一,确定单期债券发行方案。

银行拿到中国人民银行的《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获得的是全年发行的核准额度。具体到发行时,银行可以在总核准额度项下,按照实际需求进行分次分期发行。

在每一次发行前,商业银行需要确定单期的债券发行方案,即确定本次发行金融债的品种、金额、期限、利率区间以及发行时间。

这个过程通常由资产负债部门牵头,金融债发行部门、相关业务部门、债券销售部门共同参与决策。实务中,主承销商会根据行内的实际需求先给出一个建议方案,让银行做参考决策。

举个例子,某银行计划于9月发行一期绿色金融债,发行金额100亿。主承销商会结合自身经验及近期市场情况,给出一份绿色金融债的发行建议方案,具体包括发行期限、利率区间、发行窗口以及发行机制的建议。

对于发行金额。如果单次发行金额较大,可考虑采用“基础规模+超额增发权”的发行机制,即基础规模50亿,附带50亿的超额增发权。

附带“超额增发权”最大的优势是发行人可以根据投标情况在50-100亿之间选择一个发行额度,可以选择“发行额度”意味着发行人可以选择本次发行的票面利率,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假设本次发行18:00截标以后,场上最终的结果如下:

如果本次没有附带超额增发权,那么,本次100亿的金融债最后票面利率定格在了2.35%,发行人需要每年承担2.35%的付息成本;

如果附带了超额增发权,发行人可以在50-100亿之间选择一个发行额度,这时候就是看发行人想把票面利率定格在哪个位置。能接受2.15%的发行成本,就选择发行70亿;能接受2.2%的成本,就选择发行80亿。

对于发行规模较大的金融债而言,少了10-20bp的利率,每年可以减少上千万的成本。目前整个银行业都在降本增效,发行规模较大的银行可以好好利用“超额增发权”的机制。

对于发行期限。金融债券通常有3年期和5年期两种期限。发行3年期还是5年期,无非就是在锁定利率成本和发行费用之间做一个权衡。发行一支金融债,有两个部分的成本,一个是发行环节的中介机构费用;一个是存续期间的付息成本。

中介机构费用,包括承销商的承销费以及评级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费用;其中,承销费通常是发行金额的一定比例(假设2bp),也是中介机构费用的大头,如果发行100亿可能就是200万的承销费;其余的中介机构费用,每家大多在几万到十几万之间。一笔100亿的金融债发行一次的费用大概就在200多万的水平。

如果选择发行3年期,3年到期以后,可能需要再次发行,那么就要多支付一次200多万的费用。但债券市场有一个通识:债券期限越长,通常票面利率越高。也就是,5年期债券的票面利率会高于3年期的债券,如果发行5年期,则每年会多承担一些付息成本。

比如,南洋商业银行在今年9月同时发行了3年期和5年期的,3年期的利率为2.2%,5年期2.35%,5年期比3年期的高了15bp。如果发行100亿,每年多支付1500万的利息,这样看下来,在付息成本面前,中介机构费用是微不足道的。

所以在实务中,金融债特别是非资本类金融债普通采用3年期。普遍采用3年期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因素,大家现在普遍认为利率是下行的大趋势。如果发行5年期,则会锁定未来5年都要按照票面利率进行付息,而发行3年期,3年到期后可以在当下较低的利率环境下再次发行。

这里提到南洋商业银行的这支债券,我们以这支债券为例,说说债券又一个特别的发行机制。

实际上,南洋商业银行在9月份发行的3年期债券和5年期债券,是同一期金融债,即“南洋商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2024年金融债券(第四期)”,只不过它采用了双向回拨机制。

双向回拨机制,是同一期债券可以选择2种期限。南洋商业银行的这期债券发行规模为10亿元,设置了品种一(3年期)的基础发行规模为5亿元,品种二(5年期)的基础发行规模为5亿元。发行人可以根据簿记建档结果对债券各品种的最终发行规模进行回拨调整,即减少某一品种的发行规模,同时将另一品种发行规模增加相同金额。

最终,南洋商业银行的这期债券发行了品种一(3年期)4.5亿元,品种二(5年期)5.5亿元。虽然是同一期债券,但为了区分两个品种,还是要赋予不同的债券代码,3年期的债券简称和债券代码为:24南洋银行07 (2426009.IB);5年期的为:24南洋银行08 (2426010.IB)。

双向回拨机制,可以解决发行人当下的许多“顾虑”和“犹豫”。发行人觉得当前是一个比较好的利率环境,即使发行5年期,成本也是相对较低的;但又担心5年期的成本会比3年期高出太多,从而增加整体的付息成本。

既然这样,不如一部分发行3年期,一部分发行5年期,具体多少比例看簿记建档的结果再做具体分配。赋予了发行人一个选择期限的权利。

对于利率区间。主承销商会协同发行人定一个利率区间,实务中会有一个大区间和小区间。大区间主要用于前期的销售工作,比如【2.0%-2.6%】。区间大可以吸引较多的意向投资人。债券的发行工作不仅需要“重在结果”的投资人,也需要“重在参与”的投资人。场内“热闹”起来,才能有利于价格的引导。

小区间主要用于簿记建档的引导工作,是发行人和簿记管理人内部定的小区间,比如【2.2%-2.4%】。在簿记发行的当天,簿记管理人会引导投资人逐步在小区间里投标,使得最终的利率落在小区间内,最好是落在目标利率那一点上。

利率区间怎么定呢?主承销商会综合多种因素给出一个区间。这多种因素主要包括:一是近期相似发行人的债券价格,比如近期同主体评级、近资产规模的银行发行的价格;二是存量债券的二级成交价格,成交价格代表着市场上愿意以什么样的价格买入;三是债券估值,像中债、DM都推出了估值服务,可以参考这些估值结果。

综合多种因素,当然还有自身的经验判断,给出一个大区间和小区间。

对于发行窗口。发行人往往会选择一个发行窗口的范围,比如9月上旬还是下旬,这主要依据行内的审批流程何时能够完成;主承销商则会帮助发行人选择一个具体的日期,比如是15日发行还是16日发行。

债券的发行通常会避开季末月末,特别是季末,资金面会比较紧张,资金成本会高,自然就没办法轻易引导利率下行;除了避开特殊的时间点,还要考虑当天是不是缴税截止日,是不是会公布经济数据指标这些可能会扰动市场情绪的日期,等等。

确定了发行金额、期限、利率、窗口等要素,一支金融债券的具体发行方案基本上也就定下来了。这是金融债发行环节中比较重要的一环。

虽然主承销商会协助银行制定发行方案,但就个人而言,在这个岗位上的银行人,要化被动为主动,主动学习主承销商提供建议的思路和原因,在多次的学习和经验的累积下,让自己成为能够主导方案制定的人。这才是这份工作带来的收获和成长

确定了具体发行方案,下一步就是同步准备发行备案材料和启动销售工作。

债券销售工作是金融债发行的第二项重要的工作。在确定方案后第一时间就要启动销售工作,债券销售实际上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活,需要时间。

第一阶段,是广而告之。这个阶段以主承销商为主力,像证券公司这类主承销商通常有专门的销售团队,他们到市场上去“公告”一圈,XX银行计划在9月15日发行一支金融债券,发行金额XX亿,期限3年,利率区间【2.0%-2.6%】。

目的是让市场上知道有这么一个发债计划。然后,销售团队收集各家投资人的意向,把销售情况记录下来定期汇报给发行人。

第二阶段,是精准推动。这个阶段以发行人为主力,发行人根据主承销商记录下来的销售情况,选出投资意向高、可能性大的的投资人开始精准营销,即发行人主动联系投资人。

只靠主承销商联系,和发行人积极主动联系,效果是不一样的。任何业务合作,都要讲究“诚意”;除了“诚意”,还有之前的“礼尚往来”,之前我投过你家的,这次你也投投我家的,有来有往。

这个阶段的销售工作由发行部门牵头,由金融市场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作为主力去推动销售。金融债的投资人大多还是同业机构,比如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这些机构通常与金融市场部和资产管理部门对接多一些,靠他们去推动,效果会更好。

尽早地启动销售,除了尽可能地积累市场上的意向投资量,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给投资人尽可能多的时间去走内部的流程。

我们在讲编制具体发行方案时,提到要确定利率区间,利率区间可以说是根据市场客观因素综合得出来的结果,但是最终票面利率发行在什么价位,实际上销售环节起了非常大的主观作用

当市场意向投资量足够多,基石量垒得足够多,簿记管理人引导利率下行的可能性就会多一些,最终可能就会得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结果。

简单来说,在销售环节,发行牵头的小伙伴还是要通过债券发行多建立起自己的同业资源。同业业务,大多有来有往,也大多有连续性。合作过的机构如果没有大问题,大概率下次还会合作。建立起同业资源圈,是这个环节需要掌握的内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