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越乱,做事越有条理?居家心理学:房间凌乱者通常有这3种人格特质
房间越乱,做事越有条理?居家心理学:房间凌乱者通常有这3种人格特质
对有些人来说,生活必须充满秩序,整整齐齐的房间可以舒缓压力;但对另一些人而言,无暇的完美空间会让他们对生活失去灵感。你的住所,会因你个人独特的喜好、每个生命阶段追求的生活模式、对家屋的解讀和定義等而有所不同。今天就从心理学角度整理,一个凌乱的房间,它有任何意义吗?是否也揭露你的性格与内在心理状态?以及,它是一个需要被"改進"的習慣吗?
首先我们可以讨论的是,有一个凌乱的房间,可能来自许多的原因。譬如你因为忙碌,几乎沒有时间打掃;它也可能意味着你生活里其实充斥着过多的物品;或者,你有年幼的孩子,而他们还无法协助居家清潔等。只不過,拥有一個凌亂的空間,究竟和心理健康之间有沒有关联?研究教育及生活心理学的 Kendra Cherry 指出,在某些情况下,房間的状态的确可能和精神疾病有关。例如有强迫症者会非常在乎清潔,不讓任何紊亂成為焦慮的來源;囤積者則渴望透過雜亂無章,以抹滅周邊任何事物可能帶來的傷害。
而她也提到,要判断凌乱房间对心理因素的影响,主要可以先检视这两个关键:
- 这是一个新的现象
有些人根本沒有把"房間要很乾淨"看得很重要。因此,房間很乱,他们并不会感到不自在,那就比较没有问题。然而,如果你今天你是进入某种生活状态后,房間才开始变乱的。那么這件事可能就是一种你对生活改变的行為反应,我们需要花时间去理解背后的原因。
- 这个混亂的环境,让你感到困擾
如果这个混亂的环境,会让你感到沮喪、愤怒,觉得自已被淹没等,那么这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表明有些事情需要被解决。简而言之,混亂的空间,并不一定就代表你是处于心靈混亂的状态,或將影响你的身體健康;它會取決於你原本的性格、你的生活习惯。如果你其实沒有对此有任何不适,那么就先不必慌张。更何況,这个混亂的生活习惯,可能還揭示你的某些正向特质。我们可以继续讨论下去。
房间凌乱者,通常有哪些人格特质?
- "你的秩序,与我无关"他们可能有些反骨
空间要保持整洁,彷彿是一個不被挑戰的标准,从家到校園生活,不断在我们的耳边播送。于是你可以想象,房間凌乱的人,他正是在拒绝这样的"規範"。从这个方向延伸,他们可能性格里就是有些反骨,也比較不会受到社会規则的约束或影响。
- "要什么,什么都能容納进来"他们的心可以很大
而性格的一体两面,这群人在对某些規則"叛逆"的背后,可能意味着他们能对另外一些事物更包容、接納。他们通常比较能接受新的挑戰,并且享受其中。毕竟,传统不变的选择,对他们而言大概总是一点无趣吧!
- "我这个叫乱中有序"他们富有创造力,做事也能很有条理
房間或书桌凌乱的人,也容易让人有个性上迷糊、混亂的刻板印象。然而,你一定很常听到他们说"别帮我整理,我知道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地方"!也许对这群人来说,他们只是不把清潔当作生活最优先的事项,但他們也有自己的一套思維与逻辑模式;而且有時候,可能反而能对生活更有想象力。
我们看到,环境混亂与否,一體兩面,可能只是不同人习惯选择的生活模式。也许在这样的空间,反而让他们更自由;又或者是因為思考事情的模式与优先顺序不同,整潔本来就不是他们觉得最重要的选项。我们唯一要特别关注的就是,这样的生活习惯是否开始打扰到他人,或者影响到你的身体健康?例如你就是不习惯随手打掃环境,那若有居住共用空间的机会,或到訪朋友家时,把垃圾放在桌上、不爱清潔等,就將会造成他人的困擾。或者你有囤积物品的现象,不论需不需要、有没有过期,你都没有整理的意识,这連带會造成环境非必要的壅塞,长期下來也容易产生身体与心理的健康影响。
无论如何,你有你天生的性格,就会有属于你獨一無二的喜好。而房間是很个人的空间,你最能主宰的环境,因此,只要那是你最有归属感的所在,它是什麼样子,你可以尽管感到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