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日本武士的月代头:从战场应急到身份象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日本武士的月代头:从战场应急到身份象征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07/20/137012_1146248476.shtml

月代头是日本战国时期武士特有的发型,这种与地中海发型相似的造型,不仅毫无美感可言,甚至还多多少少有点滑稽的意思。那么,为何月代头如此丑陋,日本战国的武士们却争先恐后地剃这种发型,并以此彰显和区分身份?本文将为您揭示月代头的前世今生。

战场应急造就的月代头

关于月代头的起源,主流观点认为它源于战争需求。在镰仓幕府建立之前,无论是贵族、武士还是平民,都流行蓄发,当时的日本男子以蓄发为时尚。然而,随着平安朝末期“领主庄园”模式的兴起和平源争霸战事的频发,武士阶层逐渐崛起,成为日本的实际统治者。

在平安末期到镰仓幕府的30-40年间,日本战事频发。当时的武士们频繁交战,装备也得到了显著发展,尤其是甲胄和钢盔在普通武士中普及。然而,这些装备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钢盔虽然防御性好,但透气性和舒适性较差。

日本古代的钢盔模仿汉唐风格,虽然防御性很好,但透气性和舒适性较差。武士们在带头盔时需要将长发盘起来,穿戴极其不便,有时解头盔都需要好几个时辰。更重要的是,长时间将头发捂在头盔里会导致出汗、头皮感染,甚至影响视线。

因此,武士们在战前习惯将头顶的头发剃掉,最初只是剃掉一小块,后来扩展到额前。这种形状类似“半月”的发型被称为“月代头”。

起初,月代头只是战争时期的无奈选择,战后武士们会重新蓄发。但由于战争频繁,头发还没长好又要出征,武士们索性将月代头永久保留。就这样,月代头在武士群体中普及开来,甚至在非战争时期也成为武士的专属发型。

月代头的等级制度

月代头普及后,为了彰显身份和区分等级,领主和大名对其进行了细致分类。以安土桃山时代(织田-丰臣时期)为例,武士们的月代头分为两大类:

大月代(茶筅髻)

这种发型与现代的冲天辫相似,剃掉头顶和前额的头发,仅保留后脑和两鬓的头发。这种发型便于戴头盔,是中级和初级武士的标志。

在许多大河剧中,武士们常以这种造型出现。例如,《真田丸》中隶属于武田家的真田家三父子,《军师官兵卫》中的石田三成,以及《太阁立志传》中尚未崛起的丰臣秀吉(当时名为木下藤吉郎)。

一髻

这是一种更高级的发型,只有守护或大名以上的人才能拥有。与茶筅髻不同,一髻在束发后会将头发全部系起,形成一个“1”字形。元结(束发绳)的颜色也代表不同等级:小大名用白色,中级大名用紫色或蓝色,顶级大名如德川家康和丰臣秀吉则用黄色。

在《真田丸》中,晚年丰臣秀吉的一髻是黄色的。德川家康和毛利辉元作为五大老,一髻也是黄色。而地位较低的宇喜多秀家则使用绿色元结。北条氏政作为百万石大名,一髻颜色为白色。

后续发展

到了江户时代,月代头已成为平民和武士的象征,衍生出更多样式,如银杏髻、本多髻、老人的“丁髻”以及商人的小银杏髻等。这些发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职业特征。

月代头从最初的战场应急发型,演变为武士阶层的身份象征,最终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展现了日本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