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绩效不达标的员工薪酬怎么调整合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绩效不达标的员工薪酬怎么调整合法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ihr360.com/hrnews/202502273721.html

在企业管理中,如何合法调整绩效不达标员工的薪酬是一个既敏感又重要的问题。本文将从法律法规依据、绩效考核标准设定、沟通与反馈机制等多个维度,为企业提供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法律法规依据:调整薪酬的底线与边界

根据《劳动合同法》(2024年修订版)第35条及《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6条,企业调整员工薪酬需满足以下条件:

1.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明确约定:需在劳动合同补充协议或经民主程序制定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中,明确绩效与薪酬挂钩的条款。

2.证据充分性:调整行为需基于可量化的考核结果,且考核过程需留存书面记录。例如,某科技公司因未保存2024年绩效面谈录音,被法院判定单方降薪无效。

3.很低工资保障:调整后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很低工资标准(2025年北京为2860元/月)。

建议企业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考核数据自动存档,生成符合法律要求的电子证据链。

绩效考核标准设定:合法性的源头把控

关键原则

-客观量化:采用SMART原则设定指标,如销售岗位的“客户签约率≥85%”而非“提升销售能力”等模糊表述

-程序合规:考核制度需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并公示(《很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五)》第12条)

-动态校准:2025年多地人社部门要求企业每年更新考核标准,匹配行业变化(如互联网行业将“用户数据安全”纳入核心指标)

典型案例:某制造企业因使用三年前的设备故障率指标考核新入职工程师,被判定考核结果无效,最终补发薪酬差额37万元。

沟通与反馈机制:降低法律风险的黄金流程

四步沟通法(基于2025年长三角地区劳动争议大数据分析):

1.预警沟通:连续两季度绩效不达标时,通过OA系统发送书面预警通知

2.绩效改进计划(PIP):制定30-90天改进方案,由部门负责人与HR共同签字确认

3.多维度反馈:引入跨部门协作评价、客户满意度等第三方数据

4.最终面谈:采用“事实-影响-建议”话术结构,全程录音并上传至数字化管理系统存档

某跨国企业通过系统自动生成PIP进度看板,将劳动争议率降低62%

调薪流程合规性:九步标准化操作指引

步骤
操作要点
法律依据
1
制度审查
确认《薪酬管理制度》在人社局备案
2
数据采集
提取系统内连续3个月不达标记录
3
薪酬测算
降幅不超过原工资20%(北上广深)
4
文书准备
使用人社局标准版《薪酬变更告知书》
5
面谈实施
至少两名管理人员在场
6
签字确认
员工拒签则采用EMS寄送+系统弹窗通知
7
执行监督
次月起在薪资单中单独列示调整项
8
申诉处理
开通7日内线上申诉通道
9
档案归档
电子档案保存至劳动关系终止后2年

潜在法律风险与防范策略

2025年高发风险TOP3

1.程序瑕疵(占比43%):未履行民主程序或告知义务

  • 解决方案:利用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制度发布追踪”功能,记录每位员工的制度阅读情况

2.证据不足(占比35%):考核数据缺失或主观评价过多

  • 解决方案:使用系统自动抓取ERP、CRM等业务系统的客观数据

3.歧视风险(占比22%):对孕期、医疗期员工的特殊处理不当

  • 案例警示:某企业因对化疗期间员工启动PIP程序,被判赔偿18.6万元

员工关系管理:超越合规的情感账户建设

三阶缓冲机制

1.岗位适配调整:对持续12个月不达标员工,提供转岗培训(2025年江苏已将此纳入企业社保减免考核项)

2.EAP心理干预: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职业倦怠测评,某零售企业通过该方式挽回67%的待优化员工

3.离职补偿测算:对仍无法胜任者,提前计算经济补偿金(N+1标准),使用系统模拟不同协商方案的成本

2025年新趋势:广东、浙江等地要求企业在薪酬调整方案中纳入“技能重塑计划”,否则可能影响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结语

在数字化管理深度渗透的2025年,建议企业通过一体化平台实现全流程合规管控。其绩效管理模块内置的“法律风险扫描”功能,可自动检测考核方案与很新法规的匹配度,帮助企业在提升人效的同时筑牢法律防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