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将间接助力国产DRAM竞争力提升
DeepSeek将间接助力国产DRAM竞争力提升
2月19日,市场研调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最新研究报告,指出中国AI大模型厂商推出的DeepSeekR1大型语言模型在训练成本上具有显著优势,这将间接推动国产DRAM产业的发展。
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中国AI大模型厂商推出的DeepSeekR1大型语言模型的训练成本仅为600万美元,相比ChatGPT、Gemini及Claude等领先模型低约96%,但性能却毫不逊色。随着DeepSeek R1在各类应用上的大规模部署,将直接刺激对于大容量DRAM芯片需求。
从成本角度来看,2024年第一季度,韩国DRAM每Gb生产成本约为0.23美元,而中国DRAM厂商则可将成本压低至0.20美元。随着技术升级与量产规模的扩大,固定成本将进一步降低,使中国DRAM厂在全球市场中更具竞争力。目前,长鑫存储、兆易创新等中国内存厂正积极扩建产能,预计未来两年将显著提升市占率,并减少对进口技术的依赖。
尽管华为Ascend 920 GPU仅支持HBM2E,技术上落后目前主流的HBM3E约两年,但DeepSeek高效的AI软件优化能力,即使在相对低阶的硬件平台上也能发挥出色的运算能力,中国仍可在AI训练与推理领域维持竞争力。
此外,中芯国际及长鑫存储正在推动14-28nm制程的硅中介层及High K 金属栅极(HKMG)技术,不仅降低生产成本,也提高整体供应链的自主性与稳定性。
Counterpoint Research预期,2025~2026年将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关键时期,设备供应仍是中国半导体发展最大的挑战,不过北方华创的低温蚀刻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长江存储量产276层NAND闪存芯片,计划未来两年内扩大使用更多国产设备,降低对外部供应的依赖。随着AI应用需求的快速成长,从自动驾驶、智慧制造到生成式AI应用,中国的内存与半导体供应链将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
Counterpoint Research分析师研究总监MS Hwang表示,随着中国政府在数据标记(Data Labeling)、设备投资及产业扶持政策上的全面支持,中国AI与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力将在未来两年内显著提升。DeepSeek在AI领域的突破,不仅降低了技术门坎,亦可能成为中国芯片产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推手。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