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惊蛰
二十四节气——惊蛰
惊蛰,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在这个时节,气温回暖,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本文将从自然现象、传统习俗、养生保健等多个方面,为您详细介绍这个充满生机的节气。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
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
惊蛰三候
一候桃始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惊蛰之日,闹春之始,“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早春的桃花,开始盛放了。
二候仓庚鸣
仓庚即黄鹂鸟。这个时节,黄鹂感受春阳之气,开始鸣啼。这番热闹的鸣啼,可视作春暖花开之庆也。
三候鹰化鸠
古人认为,有些动物会“改头换面”,人们看到老鹰减少了,鸠(这里可能指布谷鸟)多起来,以为这些鸠是老鹰变化而来的。
惊蛰习俗
吃梨
惊蛰有吃梨的习俗。惊蛰节气,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就让人感到口干舌燥身体不舒服。因此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风俗习惯。
蒙鼓皮
响雷,是惊蛰节气的重要特征。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忙春耕
农谚“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到了惊蛰,“九九”已尽,“九尽桃花开,春耕不能歇”。中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农忙时节。
惊蛰养生
饮食养生
惊蛰前后的饮食重点在于护肝健脾,建议多吃一些具有健脾祛湿、生津润肺、疏肝的食材,比如玫瑰花、山药、木耳、莲藕等。
起居养生
春季容易滋生病菌,所以要注意感冒流感、肠胃疾病等。对于容易过敏的人群要注意避免与花粉等过敏源接触。
运动养生
要注意刚开始锻炼的时候要适度,慢慢加强运动量。适宜选择散步、爬山、慢跑、太极拳等项目。
惊蛰诗词
《闻雷》
唐·白居易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秦楼月·浮云集》
宋·范成大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
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
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惊蛰日雷》
元·仇远
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
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
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
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惊蛰唤醒酣眠的春天,处处一片欣欣向荣。愿你也如这春日万物,朝气蓬勃,充满希望。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