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的人口
欧洲中世纪的人口
中世纪人口学是一门研究中世纪欧洲和地中海地区人类人口的学科。它估计并试图解释中世纪时期的在世人数、人口趋势、预期寿命、家庭结构及相关问题。人口学被认为是整个中世纪历史变迁的关键因素。
约 1410 年《贝里公爵的富足时光》中的农民用耙子为过冬的谷物播种做准备。/图片来源:康德博物馆,维基共享资源
中世纪人口学依赖于各种证据--行政记录、遗嘱、考古实地数据、经济数据和书面历史。
欧洲中世纪人口发展概述
欧洲的人口在中世纪早期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在中世纪中叶繁荣起来,并在 1300 年左右达到顶峰,随后一系列灾难导致人口急剧下降,历史学家对其性质一直存在争议。大约在 15 世纪晚期,人口数量开始恢复,并在 16 世纪初获得增长势头。
中世纪人口统计学依赖于各种证据,如行政记录、遗嘱和其他类型的记录、考古实地数据、经济数据和书面历史。由于数据往往不完整和/或含糊不清,中世纪人口学家之间可能存在重大分歧。
中世纪欧洲的人口水平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 400-600(古代晚期):人口减少
- 600-1000(中世纪早期):稳定在较低水平,间歇性增长。
- 1000-1250(中世纪晚期):人口激增和扩张。
- 1250-1348(中世纪晚期):稳定或间歇性高水平增长,1315-17 年英格兰人口下降。
- 1348-1420(中世纪晚期):英国和法国急剧下降,中东欧增长。
- 1420-1470(中世纪晚期):西欧稳定或间歇性下降到较低水平,中东欧增长。
- 1470 年以后:缓慢扩张,16 世纪初势头增强。
古代晚期人口变化
古代晚期,罗马文明的各种指标开始衰落,包括城市化、海上贸易和总人口。3 世纪发现的地中海沉船数量仅为 1 世纪的 40%。在 150 到 400 年间,由于瘟疫的间歇性出现,罗马帝国的人口从最高的 7000 万到最低的 5000 万不等,随后即使没有达到帝国早期的最高水平,也有了相当不错的恢复。
直到 5 世纪,西部才开始出现严重的人口逐渐减少现象,而东部则是在经历了 250 年代到 270 年代的混乱之后,经过 250 年的经济增长,于 541 年出现了鼠疫。人口减少的近因包括安东尼鼠疫(165-180 年)、塞浦路斯鼠疫(250 年至约 260 年)和三世纪危机。在 535-536 年的极端天气事件和随后的查士丁尼瘟疫(541-542 年)期间,欧洲人口可能达到了最低点。一些人将这一人口过渡时期与全球气温下降影响农业产量的 "迁徙最低潮期 "联系起来。
中世纪早期人口特征
6 世纪,一场大瘟疫袭击了地中海和欧洲大部分地区。
中世纪早期,人口增长相对较少,城市化远低于罗马时期的高峰,这反映了当时的技术水平较低、贸易有限以及政治、社会和经济失调,而维京人在北部的扩张、阿拉伯人在南部的扩张、斯拉夫人和保加利亚人的迁徙以及后来马扎尔人在东部的迁徙又加剧了这种失调。这种农村的不稳定生活刺激了封建主义的发展和欧洲的基督教化。对欧洲总人口的估计是推测性的,但在查理曼大帝时期,欧洲总人口被认为在 2500 万到 3000 万之间,其中可能有一半在卡洛林帝国境内,该帝国覆盖了现代法国、低地国家、德国西部、奥地利、斯洛文尼亚、意大利北部和西班牙北部的部分地区。
大多数中世纪定居点仍然很小,中间是农田和大片无人居住、无法无天的荒野。
中世纪后期人口增长
德国东扩,895-1400 年。历史地图集》,Velhagen & Klasing 出版社,比勒费尔德和莱比锡,1893 年/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10-13 世纪,农业向荒野扩张,被称为 "大开垦"。在中世纪后期,许多森林和沼泽地被开垦和耕种。十字军向十字军东征,伊比利亚半岛的部分地区从摩尔人手中被重新征服,诺曼人在英格兰和意大利南部建立了殖民地。
这种扩张和殖民的原因包括:被称为 "中世纪温暖期 "的气候改善,使得生长季节更长、产量更高;维京人、阿拉伯人和马扎尔人的袭击结束,使得政治更加稳定;中世纪技术的进步使得更多的土地可以耕种;11 世纪教会的改革进一步提高了社会的稳定性;封建主义的兴起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社会稳定。城镇和贸易复苏,货币经济的兴起开始削弱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制束缚。土地起初是充足的,而开垦和耕作土地的劳动力却很稀缺;拥有土地的领主找到了吸引和留住劳动力的新方法。
据估计,欧洲的人口在高峰时期达到了 7500 万之多。
英格兰--英格兰的人口在 1086 年约为 150 万或更多,据估计已增长到 370 万到 500-700 万之间,尽管 14 世纪的估计数字来源于第一次鼠疫流行之后的资料,而且对鼠疫前人口的估计取决于假定的鼠疫死亡率、儿童比例以及应纳税人口报表中的漏报率。
意大利--1300 年左右意大利的人口估计在 1000 万到 1300 万之间,有不同的说法。
法国--据信在 1328 年,法国的人口在 1,340 万(地域面积比今天小)和 1,800 万至 2,000 万(今天的地域面积)之间,后者直到近代早期才再次达到。
基辅罗斯--基辅罗斯的人口估计在 450 万到 800 万之间,由于缺乏历史资料,这些估计是根据假定的人口密度得出的。
中世纪晚期人口危机
图尔奈市民埋葬瘟疫受害者。/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到 14 世纪,定居耕作的疆域不再扩大,内部殖民也逐渐结束,但人口数量仍然居高不下。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有时被称为 "中世纪晚期危机"--导致数百万人丧生。从 1315 年的大饥荒和 1348 年的黑死病开始,欧洲人口骤减。1348 年至 1420 年期间的损失最为惨重。据报道,在此期间,普罗旺斯的人口减少了一半,托斯卡纳一些地区的人口则减少了 70%。
一些人对长期以来认为人口减少仅由传染病引起的理论提出了质疑(见黑死病的进一步讨论),因此历史学家对其他社会因素进行了研究,具体如下。
14世纪的谷物产量介于2:1和7:1之间(2:1意味着每播种一粒种子,就能收获两粒。现代的谷物产量为30:1或更高)。营养不良在数十年间逐渐发展,降低了对疾病的抵抗力,对资源的争夺意味着更多的战争,最后作物产量被小冰河时期推低。
另一种理论认为,对资源的争夺加剧了财产所有者和工人之间的不平衡。货币供应量跟不上固定增加的经济活动(主要是以白银为基础的商品货币)。因此,工资下降而租金上升,导致人口停滞。穷人的经济状况也加剧了瘟疫的灾难,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办法,比如像《十日谈》中的贵族那样逃到乡下的别墅。这增加了劳动力的流动性,导致了财富的重新分配,但财产所有者试图通过冻结工资和控制价格来抵制变革,从而引发了 1381 年农民起义等民众起义。到 1450 年,欧洲的总人口大大低于 150 年前的水平,但各阶层的生活水平总体上都有所提高。
布伦纳辩论
罗伯特-布伦纳(Robert Brenner)在 1976 年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了另一种理论,即中世纪中叶的经济制度限制了人口增长。封建领主和地主控制着欧洲的大部分土地;他们可以收取足够高的地租,或要求从农民的利润中提取足够大的比例,以至于这些土地上的农民被迫维持生计。由于剩余的粮食、劳动力和收入都被地主吸收,农民没有足够的资本投资于自己的农场,也没有足够的动力提高土地的生产力。
此外,大多数农民的农场规模较小,无法在较大的田地上集中进行更有效的耕作。在长子继承制不那么普遍的欧洲地区,农民的土地随着每一代继承人的到来被分割和再分割;布伦纳写道,因此,"这也自然降低了土地的总体水平: 布伦纳写道:"这也自然降低了农民收入的总体水平,减少了可用于农业潜在投资的盈余,以及农业创新的渺茫希望"。
因此,由于社会和经济制度的原因,欧洲的人口规模是有限的;现有的农业制度和技术无法支持超过一定规模的人口。当欧洲人口超过现有经济结构所允许的界限时,就会导致人口流失、社会动荡和饥荒。只有通过改变现有的土地所有权和分配的社会结构,欧洲的人口才能超过 14 世纪初的水平。
以上段落是布伦纳论点的概述。在 1976 年的文章中有他的原始论点全文。
不管原因是什么,人口在 15 世纪持续下降,到 16 世纪仍然很低,这是因为瘟疫在 14 世纪和 15 世纪循环往复,尽管后来的瘟疫,如 13 世纪 60 年代的 "儿童瘟疫",没有 1347-1348 年的大瘟疫那么严重。
中世纪人口学的科学与艺术
现代人口学家传统上使用的资料来源,如婚姻、出生和死亡记录,在这一时期往往无法获得,因此学者们依赖于其他资料来源,如考古调查和可获得的书面记录。
例如,考古记录显示,在黑死病之后,西班牙多达 25% 的村庄被遗弃。然而,考古数据往往难以解释。现有的考古记录可能集中在较边缘的地区,例如英格兰东安格利亚萨顿胡的中世纪早期盎格鲁-撒克逊人墓葬,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记录。
由于这些限制,我们的大部分知识都来自书面记录:描述性记录和行政记录。描述性记载包括编年史作者对军队规模、战争或饥荒受害者、宣誓参与者的记载。然而,这些记载并不准确,只能作为辅助证据,而不能作为事实本身。
最重要的书面记录是行政记录中的内容。这些记录更加客观和准确,因为撰写这些记录的动机不是为了影响他人。庄园调查在整个中世纪都非常普遍,尤其是在法国和英国,但随着农奴制让位于货币经济,庄园调查逐渐消失了。财政调查是随着货币经济的兴起而出现的,最著名和最早的是 1086 年的《多姆斯泰德记》。最大的财政调查是 1328 年对法国的调查。随着国王们不断寻找新的筹资方式,这些财政调查的数量和范围也随之增加。调查有其局限性,因为它们只是时间的缩影,不能显示长期趋势,而且往往排除了社会因素。
最早的记录是 8 世纪的土地转让,如出售、交换、捐赠和租赁。其他类型的系列记录包括宗教机构的死亡记录和洗礼登记。其他有用的记录包括heriots、法庭记录、食品价格和租金价格,从中可以得出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