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VS荤食:最新研究揭示肠道菌群差异,营养师教你3步改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素食VS荤食:最新研究揭示肠道菌群差异,营养师教你3步改善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etnet.com.hk/www/tc/diva/beauty/gloriatsang/45962
我们的大肠内住着亿万个微生物菌种,简称肠道菌群。近期多项大型研究证实,肠道菌群对我们的整体健康有决定性影响。有利的肠道微生物可以促进健康,而有些微生物则会产生有害代谢物质,导致健康恶化。这些微生物是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我们平常饮食中摄取的营养素。一项刚刚在一月刊登的最新研究指出,不论是肉食者还是素食者,肠道菌群的关键成分略有相同;换句话说,肉食者并非一定有较差的肠道菌群,只要他们摄取不同的植物性食物,也可以达到相似的效果。
最新研究:植物性食物质量最能影响肠道菌群
意大利研究人员希望分析不同饮食方式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他们分析了2,100位来自美国、英国和意大利人士的粪便样本,并研究了他们的饮食方式,包括纯素饮食者、蛋奶素食者和肉食者的饮食日记。结果发现:
- 植物性食物摄取量愈高,肠道菌群数量就愈多。
- 当肠道菌群数量增加时,健康指标如炎症指标和免疫系统指标也会改善,这与巩固健康有关。
- 肉食者的植物性食物摄取量比其他两组低。肉食者的肠道菌群与红肉消化相关的细菌有关,炎症细菌也会增加,因此大肠癌风险相应增加。
- 虽然肉食者的大肠内存在与肉类消化相关的细菌,但研究人员认为,如果肉食者每天摄取大量多样化的植物性食物,有益的益生菌也会增加,其数量与纯素和蛋奶素饮食者相当。
重点:植物性食物数量与种类
这项研究最重要的发现是,遵循素食饮食模式并非健康的最大关键,进食大量多种类的植物性食物才是重点。换句话说,无论是否食肉,整体饮食质量才是改善肠道菌群和炎症指标的决定因素。
营养师:肉食者三步改善肠道菌群
- 减少红肉摄取量
不仅本研究,过去的研究也已将红肉摄取量与炎症指数联系起来。因此,尽量减少红肉的摄取,包括牛肉、猪肉和羊肉等,改以家禽、海鲜、黄豆或豆类食物代替。
- 每天摄取三种颜色的蔬菜
港人经常食用绿叶蔬菜,因此绿色蔬果的摄取量不算少。然而,如果只摄取绿色蔬菜,种类就不够多样化。为了改善整体饮食质量,应尽量每天加入两种其他颜色的蔬菜。例如,除了清炒绿叶菜外,还可以加入红萝卜丝、蘑菇和三色灯笼椒等,以增加其他营养素和抗氧化剂的摄取量。
- 早餐摄取水果
每天建议摄取两份水果,但大多数人只在晚餐后才吃水果。可以尝试在早餐时摄取一份水果,或带水果上班作为小食,这样就能增加植物性食物的摄取量。
本文原文来自《经济通》
热门推荐
逃生管道选型指南:如何挑选适配您场景的产品
眼跳不止?五种治疗方法全解析
专家解析:左下眼皮跳动的五大常见原因与应对方法
中国经济深观察|创新之变: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
一叶萩:野生灌木变身纺织材料,中科院发现新药用
八个月宝宝食谱精选:开启多样化的饮食之旅
8月龄宝宝一天饮食计划安排,辅食选择与喂养注意事项
大熊猫“古古”去世,享年25岁,北京动物园25年守护画上句点
大熊猫溺亡事件频发,我国野外种群增至近1900只
《爱拼才会赢》:一首激励几代人的闽南语经典
化工厂必备:爆破片计算与应用指南
平衡工作生活,从时间管理到心理调适
不同假肢材料的特点
一只“手”,难倒人形机器人
复合材料缠绕技术:开启高性能假肢制造新纪元
重塑生命之舞:假肢安装后的心灵之旅
Qt项目编译错误排查指南
北京动物园大熊猫萌兰:交通、门票、观赏全攻略
国家医保服务平台教你查询医保账户
智慧医保微服务上线,电子医保卡让就医购药更便捷
一叶萩:传统中药里的中枢神经兴奋剂,使用需谨慎
葵花药业2024年净利润预降41%-60%,多措并举应对行业挑战
“古古”安详离世,北京动物园25年守护画上句点
北京动物园大熊猫“古古”去世,享年25岁
大熊猫“古大爷”离世,享年25岁
保护心脏健康的饮食、补剂与生活习惯清单
二等功臣,喜报到家!
二等功臣,保送了!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陷半殖民地,东亚格局生巨变
日军“北进”遭遇重创:诺门坎战役以苏军大胜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