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小学美术教材焕新 开启基础美育新篇章(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小学美术教材焕新 开启基础美育新篇章(上)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24111395_121124794

今年9月,全国多家出版社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组织编写的14套新版义务教育艺术·美术教材在全国各地中小学一年级和七年级的起始年级中正式启用。这些新教材在教学理念、内容、方法等多方面都体现了教育理念的革新和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重视,也为我国基础美术教育开启了新的篇章。


《中国美术报》第376期 美术聚焦


全国部分出版社2024版艺术·美术教材

新课标 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被提上议事日程。之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文件,教育部也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据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落实义务教育艺术(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研究项目组负责人、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钱初熹介绍,最新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原有的课程标准进行了大幅修订,采取艺术学科群的结构方式,其中包括美术学科课程标准。美术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内容为四类艺术实践:“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这四类艺术实践涵盖16项具体学习内容,将美术语言(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贯穿其中;分四个学段(1—2年级、3—5年级、6—7年级、8—9年级)设置20项学习任务。


2024版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 艺术·美术》封面

2022年颁布的“新课标”在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教材主编胡知凡对“新课标”的特点作出了全面的分析。他指出:第一,“新课标”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沿袭至今的音乐与美术学科,统一整合到“艺术”这一门课程之中,并且加入了“新三科”,即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学科。第二,“新课标”采用了“合—分—合”的框架结构,即“新课标”中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核心素养和总目标是五门艺术学科共通的。而学段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是按照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学科的各自特点,采用分别研制表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则是共通的。这种框架结构既考虑到艺术各学科的共性,又兼顾个性,确保了“新课标”在中小学艺术教学中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和实施。第三,“新课标”凝练出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这四个核心素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贯穿于艺术学习的全过程。第四,“新课标”适应学生发展,分段设计课程。遵循艺术学习规律,体现学生身心发展阶段性、连续性的特点,将义务教育艺术课程分阶段设置。第五,“新课标”还设定了各艺术学科的学业质量标准,既为教师教学评价提供重要依据,又为学生提供学习目标。


人民教育出版社“赓续血脉——寻访革命遗址”单元页

其中,核心素养导向是贯穿“新课标”的文本的主旋律,也是课标研制工作的主线。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美术教育系副主任、教育部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学术秘书段鹏将“新课标”指导下的新教材称为“核心素养本位教科书”。他表示,新版美术教科书的内容,除了“为生活而艺术”的艺术本体考虑外,也有教育学层面的思考——即学校教育的核心素养实现与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不能直接画等号,更为强调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借助知识技能去综合化地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实现“学以致用”之功效。可以说,核心素养本位的教科书引领了学校课堂教学的转型,其打破、超越了学科固有的知识体系,基于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重构了课程学习内容、变革了学习方式方法。因此,课标文本虽名为“修订”,但新版教科书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新教材 新气象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经过两年的精心编撰,今秋投入使用的新教材呈现出新时代基础美育的新气象。

在钱初熹看来,新版美术教材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高了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同时精选世界各国的美术作品,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国际视野,反映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新版美术教材在以往教材中知识、技能、工具、材料和媒介的基础上,顺应时代的发展与美术学科的发展,增加了新的知识、技能、工具、材料和媒介,如新的考古发现、艺术乡建、人工智能与美术创作的关系等内容。

胡知凡认为,各家出版社编写的艺术教材都能以“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为目的,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具体来说,各家出版社在编写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新版美术教材中都做了有益尝试:

第一,各家出版社编写的新版美术教材都能有机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国家安全教育、法治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环境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如江西美术出版社编写的教材把具有江西浓郁地域特色和人文价值的三大资源,即“红色资源”(革命传统教育)、“绿色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和“古色资源”(自然文化遗产)融于教材之中,涵养家国情怀。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材,从小学至中学循序渐进地安排了许多有关中国传统美术的内容,让学生体验中国传统美术精髓,以及中国人的审美追求。此外,还有用绘画、摄影、微电影等形式记录和表现革命遗址、传承革命精神。

江西美术出版社“传统纹样”单元页

第二,各家出版社编写的新版美术教材都采用单元形式组织学习内容,既关注美术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形成,同时又关注学生的生活情境,形成有特色的教材结构。如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写的教材采用主题单元式组织学习内容,构建美术知识体系。各单元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涵盖多个艺术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单元内各课的设计既考虑到内容的连贯性,又兼顾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兴趣。该套教材还打破传统的局限,以美术为本体,将多种姊妹艺术有机融合,实现了对艺术领域更广泛、更深入的覆盖。

第三,各家出版社编写的新版美术教材为了便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教材中除了课文和思考题外,还设计了“大观念”“基本问题”来统摄单元的学习内容。如湖南美术出版社编写的教材用“大观念”和“基本问题”来统摄每个单元,形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不同的学习任务,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来解决问题,激发探究的兴趣,形成核心素养。

第四,各家出版社编写的新版美术教材还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如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写的教材采用多元化、过程性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艺术学习的过程、态度和情感体验进行评价,通过建立学生艺术成长档案袋,实施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全面记录学生的艺术成长轨迹,促进个性化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材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单元评估依据”,单元学习结束还设计了“单元自评要点”,为教师课堂教学评估和学生的自评、互评提供了依据。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超市里的新发现”综合实践单元

第五,各家出版社编写的新版美术教材都能精心设计版式,无论是教材的封面,还是内页的图片大小、色彩安排,都能充分考虑到美术学科的特色。如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编写的小学美术教材,从封面、封底到内页的版式,再到每个单元中栏目的标识,都力求传达新课标的理念,呈现美的视觉效果。教材还用中国传统色作为标识对应“新课标”中的五大任务,并选择中国传统美术中的经典作品作为封面装饰,让学生感受传统美术的魅力。此外,该教材每册都有一个引领学生参与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的单元,以大拉页的形式展现,呈现了很好的视觉效果。

此外,全国各地的出版社也在新教材中结合地方文化特色进行了创新。据岭南版《艺术·美术》教材执行主编周凤甫介绍,岭南地区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大重镇,为突出美术教材的中华文化属性,岭南版《艺术·美术》教材第一次将传统中国画的系统学习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这也是中国基础美术教育史上的首创。


岭南美术出版社“中国画”单元页

从上述特点不难看出,新版美术教材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编辑室主任、人教版义务教育美术教材副主编贾小川所言:“新教材的显著特点是具有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关联性,以用带学,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以美术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致力于培养学生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时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目前,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美术新教材覆盖范围较广,在全国各省份均有使用。

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对美术教材使用的调查回访显示,一线教师对美术教材的认可度较高。教师一致认为人教版新编美术教科书实现了艺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难易程度符合适龄儿童心智发展特点,易教易学,能够达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