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SRC、SC差在哪?我家建築結構耐震嗎?建築結構總比較!
RC、SRC、SC差在哪?我家建築結構耐震嗎?建築結構總比較!
你是不是在买屋、卖屋时,常常听到房仲业者在介绍房子时说:“这间房子的耐震度很好,是SRC结构喔!”SRC结构真的是最好的吗?那常听到的RC、SRC、SC又是甚么呢?差別在哪?我家到底耐不耐震?本篇为你做基本介绍,让你快速理解各个构造的用途与差异!
💡最新消息:2025/01/21 00:17 在嘉义县大埔乡发生规模6.4强震,嘉义县地区最大震度达到6弱!本次地震灾防告警系统(PWS)发送门檻的告警範围涵蓋全台本岛及澎湖县,是2025年第一个规模相对大的地震!
地震结束后,相信大家除了担心家人的安全,也非常忧虑自家建筑是否稳固吧?不同的“建筑结构”除了由不同的工法组成,各结构可以承受的摇晃程度也大不相同。今天,就请大家跟着笔者一起来认识这些建筑结构吧!
建筑结构有哪些?
首先,或许会有人很疑惑,台湾不是有很多木构造的古迹吗?建筑物什么时候变成RC、SC、SRC的?以前的房子会使用木构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是因为当时的木材充足、人力也充足。而减少的原因也不外乎民众对于木构的误解以及钢筋混凝土价格之低廉、深植民心,因此建筑也逐渐变成以下三种构造为主:
- RC 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 RC结构
- SC 钢构(Steel Construction 或 SS Steel Structure)/ SC结构
- SRC 钢骨钢筋混凝土(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RC结构
RC 钢筋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Concrete)RC结构,主要建材为钢筋以及混凝土,是台湾业界施工技术最纯熟的工法,通常适合于兴建10~15楼左右的中低层建筑。目前台湾大约有九成的住宅都是RC构造建筑,所以如果你家属于这个高度的大楼,则极有可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喔!
RC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方式(形成柱樑与楼板)主要可以分成四个步骤,且都是在施工现场由师傅们一支一支完成的,从打好基础>>立直主要钢筋(主筋)>>捆绑箍筋>>套好模板并浇灌混凝土,等到柱子的混凝土凝固后便可继续向上叠加。也因为这种类型的房子很常见,所以大家记忆中在工地一段段长出来的柱子,就是RC构造建筑物的特色兴建方式。
这种类型的房子也因为“混凝土”在建材中占的比例较大,所以结构性质属于比较刚硬的,因此在地震来袭时摇晃量会比较小。
RC 钢筋混凝土参考影片:
SC 钢骨
钢构(SteelConstruction 或 SS Steel Structure),主要材料为钢骨,在台湾常见的玻璃帷幕办公大楼便通常是用这种构造。钢构构造的施工方式则是会先在工厂预铸好各类型的钢骨,到了施工现场后再以螺栓、焊接的方式组合并灌浆作为楼板及以轻质材作为隔间墙。也因此如果在工地看到甚么牆板都还没有,却已经有一层层钢骨堆疊出高楼外框的建筑方式,就是使用这种构造的。
比起RC钢筋混凝土,SC钢构的韧性较强、轻盈耐震,但也因此,在地震来袭、或有强风时,在高层的地方感受到的晃动也较大。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通常在构造外围也会包覆一层混凝土,除了增加结构刚硬性、降低摇晃以外,也能达到防火的要求。
SC 钢构参考影片:
SRC 钢骨钢筋混凝土
钢骨钢筋混凝土(SteelReinforcedConcrete)SRC结构,施工方式是先将定型用钢组成梁柱内部的构架,并将钢筋立于钢骨外,之后再架设模板冠混凝土,进而完成樑柱及楼地板的施作。SRC算是综合了RC及SC结构耐震与住宅舒适度的特徵;相较於RC,SRC多了内部钢骨来增加结构的韧性,也因此在楼层较高的建筑,可以缩小柱子的断面尺寸,增加楼版(可用空间)面积。但这种工法的施工技术层面也比较高,品管要求也更严谨。
SRC 钢骨钢筋混凝土 参考影片:
RC、SRC、SC 差在哪?
现在有一些基本的知识后,就来比较一下三者除了工法还有材料上的差異以外,还有甚么不同吧!
常见楼层数高度
由于三种构法的材料重量的不同,因此最适合的楼层数高度也有差異。虽然现在的技术都能够增加建筑物的高度,但考虑到施工难易度、楼版使用面积以及柱樑的尺寸,所以还是会有所区别!
- RC 钢筋混凝土:因为材料自重较重,因此最常见的为10 层楼以下的中低层建筑。
- SC 钢构:因为材料较轻,所以常见高度为30 层或以上的超高层建筑。
- SRC 结构:则是介于两者中间,常见的约为 15 ~ 25 层楼的建筑。
施工复杂程度与时间
- RC 钢筋混凝土:施工复杂程度其实最简单,有了材料后工地才可以慢慢盖出来,但因为需要反复绑钢筋、浇灌混凝土,层层堆叠上去,花費时间稍长,需要 1 年半~ 2 年间才能完工。
- SC 钢构:的钢骨通常是先在工厂製作好,送到工地组装出建筑的外框,应用的楼层数较高,且组装后还需要做防火批覆,灌牆体等步骤,相较而言比 RC 来得复杂,完工时长比较不一定,通常比 RC 还要快。
- SRC 结构:则是综合前面两种工法,要先组装钢骨,再配筋组模板,接著还要浇置混凝土,施工程序复杂且难度最高,因此花費时间会是最久的。
建造成本
- RC 钢筋混凝土:建材成本最低
- SRC 钢骨钢筋混凝土:成本次之。
- SC 钢构:则为最高。
居住舒适度
台湾的住宅多为 RC 钢筋混凝土构造,因为隔音以及晃动程度较小。但不代表 SC 钢构的建筑就不适合居住喔!现在 SC 钢构也能够以隔音板等内部装修解决隔音问题,而晃动程度大这个问題也能够以在柱子外围包覆混凝土增加刚性的方式解决。
💡延伸阅读>>>日本房屋格局|日本房屋型态?LDK 是甚么?日本房屋耐震程度?
RC、SC、SRC 比较!
这边整理 RC、SC 跟 SRC 构造的比较表格供读者们参考:
构造 | RC | SC | SRC |
---|---|---|---|
中文全名 | 钢筋混凝土构造 | 钢构构造 | 钢骨钢筋混凝土 |
主要建材 | 钢筋、混凝土 | 钢骨 | 钢骨、钢筋、混凝土 |
柱子断面尺寸 | 大 | 小 | 中 |
常见类型 | 10~15楼左右的低层建筑 | 30楼以上的超高层建筑 | 15~25楼的中高层建筑 |
施工复杂度 | 中 | 高 | 高 |
施工时间 | 中 | 短 | 长 |
建筑成本 | 低 | 高 | 中 |
遇震、风特性 | 摇晃量较小 | 摇晃量较大 | 摇晃量中等 |
建筑结构常见问题QA
看到这里,可能你的心中会有一些问题:是不是常常听到别人说他们家是水泥做的?SRC如果结合了 RC 和 SC 两种构造的优點,那它是不是最耐震?笔者在这边也要帮大家厘清一系列常见错误!
Q:水泥、混凝土差在哪?
水泥其实并没有办法提供建筑结构上的强度,因为水泥其实是混凝土中的一部分而已!混凝土的内容物为水泥、骨料(小石頭)、以及水所组成,真正提供强度的是混凝土里面的小石子的部分,水泥的角色则像是胶水一样把所有材料黏在一起。
Q:钢、铁差在哪?
钢铁一词常常让大家都误认它们是同样的材料,但钢构建筑里使用的并不是铁喔!钢与铁最大的差别在于它们的延展性以及韧性;相较之下铁(Iron)是易脆、刚硬的材料,而 RC 的钢筋以及 SC 钢构所使用的是柔软的钢材喔!
Q:耐震程度的差別!
台湾位于地震带,因此大家都非常关心自己家的耐震程度到底够不够,到底要选择什么樣的结构才是最安全的呢?这篇文章希望能够破除这样的迷思,因为所有构造都有一定的耐震性,也都能达到耐震的标准,关键在于良好的结构设计与施工品质。最常见倒塌的原因在于施工时偷工减料以及不良的结构设计,而这些问题可以藉由严格的品管来控制!
看完这篇,以后选房子时别担心会被建商的介绍词给扰乱了心思,要记得所有构造都有一定的耐震程度,不用为了耐震而盲选。现在的建材还有施工技术日益进步,有興趣的你也可以继续关注台湾的建筑变革,而大家对于有良好结构设计的建筑物一定能放心!希望这篇能够解开大家一些对于建筑的迷思,未来还有其他议题等着我们关注!
💡延伸阅读>>> 免震 制震 差在哪? 制震壁 有效? 隔震墊 的用途? 水泥磅数 越大越好?
Q:低楼层数也可以用 SRC 嗎?
前述提到,SRC的造價成本其实是最高的,並同时结合混凝土的刚性(减少摇晃程度)与韧性(减少地震波冲击),是不是所有楼层数都可以用SRC来盖呢?就算是 15 楼以下的房子也可以用 SRC 嗎?理论上不是不行,但因为 SRC 造價成本较高,与 RC 差異在于可以提高建筑的韧性,但这种韧性是在高层建筑才會更好发挥作用的,因此低楼层数建筑使用 SRC 反而失去原本的意义,因此低楼层数还是以 RC 为主流。至于低楼层数採用 RC 会不会因此而没有韧性,容易使建筑断裂呢?其实主要还是依照施工品质来决定的。
【参考资料】
- 国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延伸图卡】
- 1 分钟就知道你家耐不耐震
【地震系列延伸阅读】
- 结构—大地震要来了?你家 耐震 嗎? RC SC SRC 哪种 建筑结构 好?
- 耐震—应该买 高楼层数 住宅吗? 高层住宅 耐震性 耐风性 耐晃度 要注意!
- 抗震—免震 制震 是甚么意思?制震壁有效?隔震墊用途?水泥磅数越大越好?
- 保险—地震险 懒人包!基本地震险 輕損地震險 超額地震險 擴大地震險 差異?理賠範圍?
- 震后—震后房屋结构检测?房屋修復注意事項!我家被贴红、黄单怎麼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