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建筑的间架与白居易的"五架三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建筑的间架与白居易的"五架三间"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21/15/8480963_1129319456.shtml

唐代古建筑的间架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建筑术语和规制不仅体现在建筑本身,还常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白居易的《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五首·其一》中提到的"五架三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本文将从建筑学、历史学和文学的角度,探讨这一建筑术语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意义。

古建筑的间架结构

在古建筑中,"间"指的是面阔,也就是建筑的长度。常见的有四扇三间或六扇五间等。在《营造法式》中,有当心间和次间的称法。此外,还有正堂三间(后为燕堂一间,翼以左右厢房各二间)等不同的布局方式。

"架"则表示古建筑的进深,两个横向的槫(又称檩条或桁)之间称为"一步架"。根据上架的檩数,可以分为单架梁、双架梁、三架梁……七架梁等。两条槫之间用来承屋顶的椽子称为"一架椽",根据栿托的椽子数量,又有四椽栿、五椽栿、六椽栿等称谓(五架梁也就是四椽栿)。而长二椽的位于脊槫下的梁叫做平梁。即使下方用内柱上方没有驼峰而是一条主梁通搭,构件的名称也不变,进深四椽的还是四椽栿。


图片来自中文维基百科

以上这些术语既适用于穿斗式结构也适用于抬梁式结构。但比较复杂的大型古建筑一般都是抬梁式,也更重视这些名词。穿斗式更多用在南方面积较小的民居。间架结构后来成为书法术语,但最初肯定与建筑术语有关。唐德宗曾"税间架,算除陌",征收房产税和交易印花税,引发泾原之变。

白居易的"五架三间"

白居易诗《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五首·其一》中说他的新居是"五架三间新草堂"。按照唐代《营缮令》,六品七品巳下堂舍不得过三间五架,门屋不得过一架两下……庶人所造,堂屋不得过三间四架,门屋不得过一间两架下。白居易此时被贬为江州司马(今江西九江),按照《旧唐书·志第二十四》,满四万户的上州司马是从五品下,满二万户的中州司马是六品上,不满二万户的下州司马是从六品下。无论江州究竟有多少户人口,总之白居易基本上只是个六品小官,五架三间的堂屋基本上是符合他的身份所对应的规制的,这从根本上否定了有些当代论者认为本诗体现了"宜小不宜大"的中国传统建筑美学原则的观点,因为"大"根本无从谈起。

罗时叙《点击大师的文化基因》把它看作刻意放低姿态的基因怯弱,认为白居易有种怕被打小报告,虽然远离皇权仍然不敢分毫越矩的可怜相。这种看法也有一定的佐证,也就是这组诗的第五首,白居易写道:"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言。岂止形骸同土木?兼将寿夭任乾坤。"但要说他从此"独善其身",不再想着"兼济天下",倒也未必,因为这组诗更多地只是向当权者表示他已经放下被贬的郁闷,安心在庐山过隐居生活,不必再忌惮他了,所谓"心泰身宁是归处,故乡何独在长安"。然而从他后来数次回到长安甚至做到赐紫(三品以上)的秘书监,可以看出他还是有政治抱负的,只是受政敌打压才没有施展,郁郁不得志,只得寄情山水。

这样说来,诗中的"五架三间"有着说不尽的嘲讽意味,表面上劝自己山林生活很好很有意趣,而且"从兹耳界应清净,免见啾啾毁誉声",但实际上仍然心心念念记着"还有一条遗恨事,高家门馆未酬恩",明显还是忘不了过去的种种,而这"五架三间"茅舍,不过聊以解忧罢了。心境究竟如何,只有诗人自己能够体会,后人的推测不过是我们在自己的经历和眼光驱使下做出的一家之言。

附《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五首》其一:

五架三间新草堂,石阶桂柱竹编墙。
南檐纳日冬天暖,北户迎风夏月凉。
洒砌飞泉才有点,拂窗斜竹不成行。
来春更葺东厢屋,纸阁芦帘著孟光。

其五:

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言。
岂止形骸同土木?兼将寿夭寄乾坤。
胸中壮气犹须遣,身外浮荣何足论。
还有一条遗恨事,高家门馆未酬恩。

(中国基本古籍库·白氏长庆集·白氏文集卷第十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