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令之美|农历八月十五,缘何叫“中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节令之美|农历八月十五,缘何叫“中秋”?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0915/db7885384ad14a9991f133c1bba56f22/c.html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猜一猜,这首诗说的是哪一个节日?谜底是:中秋节。
这首诗的作者为唐代诗人王建。品读此诗,仿若一幅“中秋望月图”跃然纸上,意境优美,含蕴丰富,韵味无穷,思深情长。
中秋节,我们年年过,那么,到底何为“中秋”?历史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秋》中解释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七、八、九三月是秋季,旧时分别称孟秋、仲秋和季秋,合称“三秋”。八月十五日,三秋正好过半,所以称为“中秋”。
天上月圆,人间团圆。每到中秋节,一家人围坐聚餐,分食月饼,其乐融融。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究竟始于何时?
罗澍伟认为,“中秋”一词或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周礼》中就有“中秋,献良裘,王乃行羽物”的记载,意思是说,仲秋八月,司裘之臣以良裘献给君王,君王则以鸟羽赐群臣。另据《礼记》:“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意思是说,祭祀太阳是在仲春(农历二月)的早晨,祭祀月亮是在仲秋(农历八月)的晚上。
不过那时的中秋,还只是个时间概念,并无节日之意。到了魏晋时期,登楼临轩,酌酒赏月,逐渐成为习俗。直至唐代初年,中秋才开始成为约定俗成的重要节日。
宋代,中秋扩展成全民性庆典。水果上市,螃蟹新出,佳酿开坛,百姓饮酒赏月,不亦乐乎。路边商铺通宵营业,儿童彻夜嬉戏玩耍。
“千百年来,从祭月到牵挂思念、祈求团圆,中秋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2008年国务院将中秋节定为法定节假日,让人们有更多时间品味中秋,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优秀民俗。”罗澍伟说。
热门推荐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里的齐长城故事
济南市长清区齐长城考古发掘取得重大突破
揭秘齐长城建造技艺:古代军事防御奇迹
中国银行再获董事会最佳实践奖,公司治理成企业价值新引擎
85%内地投资者关注可持续发展,公司治理成赢得信任关键
提升财务透明度,企业如何赢得投资者信任
香肠的存放方法及注意事项
新安江山水画廊:黄山自驾游的必打卡景点
为何多地房贷利率出现回升?
急性喉炎来袭,如何打好“咽喉保卫战”?护理攻略来了!
瘦身达人必备:清蒸鸡胸肉、烤三文鱼、番茄牛肉炖
瘦身必备:鸡蛋燕麦鸡胸肉三文鱼
告别emo,用心理辅导点亮你的瘦身之路
健身搭子:让运动效果提升200%的秘密武器
吃这些食物,轻松降LDL护心脏
中国心脏健康饮食:显著降低LDL-C水平
职场前三年:用三大思维模式破解职场困境
破解股权分散困局:从股东沟通到一致行动协议
优化股权结构提升绩效,五大方案助力中小企业发展
股权结构调整如何影响投资收益?四大维度全面解析
股权变更法律指南:关键环节与风险防范要点
乌镇冬日游:暖锅夜酒与文艺诗会,感受水乡古镇的冬日魅力
茅盾与木心:乌镇的文化双璧
乌镇旅游打卡攻略:六大景点不容错过!
冬游乌镇:东栅西栅美食美景全攻略
跟着段元诚拍乌镇:捕捉水乡古镇的最美瞬间
没演技就别硬演!看《清明上河图密码》张颂文,这才是底层老百姓
AI黑科技颠覆电影制作,你知道多少?
《致命AI Afraid》:2024年度最炸科幻大片来袭!
2024年AI电影制作的五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