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船舶减阻与节能技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船舶减阻与节能技术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renrendoc.com/paper/318008022.html


船舶阻力与节能概述

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会受到多种阻力的影响,主要包括摩擦阻力、形状阻力和兴波阻力。摩擦阻力是由船体表面与水流之间的摩擦产生的,受船体湿表面积和表面粗糙度影响。形状阻力是由船体形状造成水流压力分布不均所产生,与船体线型、排水量和航速密切相关。兴波阻力是船舶在水中航行时兴起波浪所产生的阻力,与船体形状、航速和波长有关。

船舶减阻技术

船型优化设计

  • 船体线型优化:通过改变船体线型,降低兴波阻力,提高航行效率。
  • 船尾形状改进:优化船尾形状,减少涡流损失,降低阻力。
  • 船首形状优化:改进船首形状,减小兴波阻力,提高船舶速度。

表面涂层减阻技术

  • 高分子涂层:在船体表面涂覆高分子材料,降低表面粗糙度,减小摩擦阻力。
  • 纳米涂层:利用纳米技术制备特殊涂层,降低船体表面能,减小阻力。
  • 自修复涂层:研发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涂层,减少维护成本,提高船舶运营效率。

气泡减阻技术

  • 微气泡减阻:通过向船体底部注入微气泡,减小水流与船体表面的接触面积,降低摩擦阻力。
  • 气层减阻:在船体底部形成一层稳定的气层,使水流在气层上滑动,从而减小阻力。
  • 局部气泡减阻:在船体关键部位注入气泡,改善局部流场,降低阻力。

其他创新减阻方法

  • 电磁减阻:通过电磁场改变水流特性,降低水流对船体的粘附和摩擦,减小阻力。
  • 柔性表面减阻:利用柔性材料改变船体表面结构,降低水流对船体的冲击,减小阻力。
  • 生物仿生减阻:借鉴自然界生物体表结构,设计具有减阻功能的船体表面结构。

船舶节能技术

主机及推进系统优化

  • 采用高效主机:选用高燃烧效率、低油耗的主机,如低速二冲程柴油机,提高主机的热效率。
  • 推进系统优化:通过优化螺旋桨设计、改善船体线型、减少附体阻力等方式,降低推进系统的能耗。
  • 可调螺距螺旋桨:采用可调螺距螺旋桨,根据航行需求实时调整螺距,使螺旋桨始终保持在高效工作区,降低油耗。

余热回收利用技术

  • 冷却水余热回收:通过热交换器回收主机冷却水的余热,用于空调、供暖等系统。
  • 废气余热回收:利用废气锅炉或热交换器回收主机废气的余热,用于加热燃油、生活用水等。
  • 余热发电:利用余热产生蒸汽或热水,驱动蒸汽轮机或发电机发电,为船舶提供辅助电力。

新能源在船舶中应用

  • 太阳能利用:在船舶甲板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船舶提供辅助电力。
  • 风能利用:在船舶上安装风力发电机,利用风能发电,为船舶提供辅助电力。
  • 燃料电池应用:采用燃料电池作为船舶的动力源,通过氢氧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具有零排放、高效率等优点。

智能化节能管理系统

  • 能耗监测与分析:实时监测船舶各系统的能耗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找出能耗高的环节和原因。
  • 节能策略制定与执行:根据能耗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节能策略,如调整主机功率、优化航速等,并通过自动化系统执行。
  • 能耗评估与反馈:定期对船舶的能耗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反馈给船员和管理人员,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减阻与节能技术综合应用

  • 空气润滑技术:通过向船底注入空气,形成一层空气膜,减少船体与水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摩擦阻力。
  • 船型优化:改进船体线型设计,减少兴波阻力,提高船舶航行效率。
  • 高效螺旋桨设计:采用大侧斜、变螺距等设计手段,提高螺旋桨推进效率,降低能耗。
  • 主机余热回收:利用主机排放的余热进行发电或加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典型案例分析及效果评估

  • 某型集装箱船应用空气润滑技术后,在相同航速下,燃油消耗降低了5%左右。
  • 某型油轮通过船型优化和高效螺旋桨设计,实现了航速提高10%,燃油消耗降低8%的良好效果。
  • 某型客滚船采用主机余热回收技术,每年可节约燃油成本约100万美元。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智能化技术应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船舶航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优化调整,实现更加精准的减阻与节能。
  • 新材料应用:研发具有优异减阻性能的新材料,如超疏水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应用于船舶表面涂层或结构设计中。
  • 清洁能源应用:随着清洁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将有更多船舶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辅助动力源,进一步降低能耗和排放。

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

IMO相关法规要求

  • 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IMO制定的强制性标准,要求新造船舶必须满足一定的能效水平,以促进节能技术的应用。
  • 船舶能效运营指数(EEOI):用于衡量船舶在实际运营中的能效表现,鼓励船舶采取节能措施。
  • 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排放限制:IMO通过制定严格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排放限制,推动船舶采用低硫燃油和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

国内政策法规及标准规范

  • 《船舶能耗数据收集与报告技术要求》:规定了船舶能耗数据的收集、报告和验证要求,以促进船舶节能和环保。
  • 《绿色船舶规范》:中国船级社(CCS)发布的自愿性规范,鼓励船舶采用环保设计和节能技术,提高船舶的环保性能。
  • 船舶排放控制区政策:中国在沿海和内河水域设立了船舶排放控制区,对船舶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实施更加严格的限制。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建议

  • 加强能效监测与数据分析:企业应建立能效监测体系,实时掌握船舶能耗和排放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找出节能潜力并采取相应措施。
  • 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企业应积极关注和应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产品,如高效推进系统、余热回收装置、新型涂料等,提高船舶的能效水平。
  • 建立完善的节能管理制度:企业应制定节能目标、计划和措施,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节能职责,建立节能考核和奖惩机制。

总结与展望

当前船舶减阻与节能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船舶阻力预测精度不足以及节能技术应用范围有限等问题。未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流体力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有望开发出更加精确的船舶阻力预测方法。同时,加大对船舶节能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鼓励船舶采用先进技术,将有助于推动船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