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20分钟散步,成功散了打工人的班味
公园20分钟散步,成功散了打工人的班味
如果最近随便戳进一个关于「春天」的帖子,大概率都会是工作日闲逛公园的体验分享。
「公园20分钟效应」成为最近最火的一种放松方式,拳Citywalk,脚踢户外徒步,成为打工人最热衷、也性价比最高的「精神自救」方式。
上海静安嘉里的打工人,午间到静安寺公园遛弯;陆家嘴金融白领,时常去世纪公园解压;徐汇港汇的职场年轻人,在徐家汇公园深呼吸。北京CBD的上班族,让朝阳公园成为公司附近的放风集中地。
公园20分钟效应
全网都在加入这场20分钟精神自救计划,打开社交媒体,「真的有用」成为对公园20分钟效应的最多评价。
不需要计划路线,更不用转车排队,每个一线城市的CBD背后,都有几个漂亮精致的小公园,下楼就能闲逛20分钟,短暂逃离水泥森林和办公室格子间,没有甲方的微信轰炸和领导的工作指导,达到「身心放松」效果的性价比极高。
也有许多健身人群,开始从健身房转战公园。跑步、骑行、瑜伽、普拉提、甚至一场15分钟的HIIT,加上公园的青山绿水,心肺耐力和肌肉表现都感觉提升的更多了。
越来越多的综合公园、主题公园、街心公园、口袋公园在城市中心被发现,出门见「绿」,公园20分钟近在咫尺,如果午休的你不知道去哪,或许可以选个公园「发发呆」。
公园20分钟,治好了情绪内耗
公园绿地成为了打工人的精神快充站,散步、发呆、闲逛,做什么都可以,20分钟就能够将积累了一天的班味消散。
这种现象被称为「公园20分钟效应」,作为一种新的解压方式,快速流行于上班族中。
在小红书中,推出了以公园20分钟效应的话题,上万人积极参与打卡。很多人发现,公园像一个寂静的参与者,无声的向所有人群张开了怀抱。
上海共青森林公园莫奈花园
打工人coco就是「公园20分钟效应」的坚定践行者,午休去公司楼下的公园小坐,已经成为每天性价比最高的「心灵洗涤」方法。“从日常的逼仄环境中短暂抽离,我喜欢这种没有天花板的感觉,心境也会随着空间的延展变得宽阔。”
公园是一个能量疗愈场,据近期一篇刊登在《国际环境健康研究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Research)的研究表示,每天在户外待上一小段时间能够让人更加快乐,即便是不做运动,只是每天到公园待上20分钟也能让状态更好。
并且,置身于自然环境中,能显著降低人体内皮质醇(压力荷尔蒙)的水平。并有助于使大脑的控制中心,即前额叶皮质得到放松和休息,在自然环境中,人原来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多巴胺等快乐物质也会增加。
把午餐地点搬进公园,就成为了很多北上广一线打工人的新选择,“与其和同事待在一起我更愿意和花草树木一起进食,相比沉闷的办公环境,公园让我的消化系统更快速运转。” 有打工人分享自己的「公园午餐」感受。
不难发现,上海的静安公园、展览中心;北京朝阳区后的日坛公园,市中心的北海公园,这些紧靠CBD的公园开始逐渐人口年轻化,从前主要是老年人的公园,开始成为打工人的日常放松聚集地。
同时也有大厂员工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在公司园区里放松的日常。连「上班都变得舒心了起来」。
不仅是发呆,闲逛,散步,更「潮」的打工人也一直是运动、健身的先锋人物。
“我会在公园里打坐冥想,其实不需要20分钟,5-10分钟就能带来很明显的精神放松”,小鸟是一个瑜伽冥想爱好者,而在公园的鸟叫和虫鸣中,瑜伽、冥想带来的效益好像也翻倍了。
在公园健身,更高效的20分钟效应
深谙健身益处的人群一定知道,20分钟运动带来的效果,其实完美解释了公园20分钟效应为什么那么受欢迎。
20分钟虽然时间不长,但通过健身运动带来的健康益处是显著的,尤其是当它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时。
不仅是大众熟知的提升心肺、有氧能力,增强肌肉、骨骼。与公园散心20分钟一样,健身运动20分钟对于能量改善、疲劳缓解、减轻心情和压力、促进睡眠、甚至提升注意力和认知功能的效果,其实也同样有效。
来源:bilibili@莫西魔西八段锦
“我最近在公园里打八段锦。” 还在读研究生的赶赶已经开始模仿老年人的日常锻炼模式。“学习压力大的时候真的有非常有效的锻炼效果,打完一套感觉整个人都神清气爽了。”
而北京的东小口村森林公园,则是北京高楼林立社区间的一座天然氧吧。三个人工湖非常适合环湖骑行。“有时候不止20分钟,因为我会越骑越上头。” 在北京工作生活近10年的月琪告诉GymSquare,“有什么烦心事来跑跑步、骑骑车,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不仅仅是公园20分钟,每天健身20分钟为打工人能够带来更多精神和身体上的帮助,摆脱「班味」,成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而几乎所有运动,做20分钟,也都能够带来情绪、精神状态上的正反馈。从去年开始火起来的Citywalk、露营徒步、到每年春日都会出现在朋友圈的「春日野营」,追求自然和运动成为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用以心理疗愈,摆脱工作压力的方式。
本质上,这是长期跻身于格子办公间和公司茶水间需要获得到一种空间性解脱。在公园健身运动,是一剂从20分钟开始的良药,获得身心上的最佳状态。
20分钟,还有很多低成本快充方式
其实不止是健身、逛公园,20分钟效应已经在网络上延伸出了无数的可能性。 也有很多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20分钟」经验。
逛超市20分钟,货架上摆列整齐的新鲜瓜果散发着清香,熟食架和烘培区的食品也格外可口。 还有货架上的秩序感,这些都能够给人带来我在好好生活的感觉。
喝咖啡20分钟,午休稍微散步走远一点买一杯咖啡啜饮,边喝边观察路边的人来人往、花树和商铺行人,感受当你在工作时,外界是如何运动。
阅读20分钟,被工作任务充满一天的脑袋,在下班后翻看一本星际故事、悬疑小说,虚拟而庞大的世界观将你从日常中带进玄幻又神奇的另一个空间。
本质来说,20分钟效应强调的是跳出日常的生活模式,通过环境、空间、思维活动的改变达成随时随地开启「度假模式」的效果。
除此之外,还有做家务20分钟、发呆20分钟、看自己朋友圈20分钟等等,都能够很有效的达到精神松弛的效果。
运动、逛公园,或是无论干什么,从20分钟开始,对抗班味的最佳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