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太阳之后:白矮星时代的行星命运与褐矮星之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太阳之后:白矮星时代的行星命运与褐矮星之谜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73344808_121624748

几十亿年后,太阳将膨胀成红巨星,吞噬水星、金星,甚至可能波及地球。但那些距离太阳更远的行星会怎样?近日,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线索。

科学家们指出,几十亿年后,太阳会因为核心氢元素耗尽而膨胀成红巨星,首先吞噬距离最近的水星,随后是金星,甚至可能波及地球。但红巨星只是恒星演化的中间阶段,最终太阳会坍缩成一个超高密度的白矮星。

我们所在的太阳系已有约45亿年的历史。随着太阳核心氢元素的耗尽,它将经历红巨星阶段,外层温度降低,内核在引力作用下坍缩,最终形成白矮星。白矮星体积虽小,但密度极高,具有强大的引力。如果白矮星质量超过太阳质量的1.44倍,就会爆炸成为超新星。而一颗太阳质量的恒星演化成的白矮星,最终可能会冷却成碳质天体,称为黑矮星,但目前尚未发现任何黑矮星。

为了研究太阳系的未来,科学家们通过观察其他星系的变化来推测。近日,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对四颗白矮星进行了观测,发现其中有两颗周围仍有气态巨行星环绕,且这些行星与恒星的距离、温度、年龄和质量都与木星和土星相似。这表明,当太阳坍缩成白矮星时,木星和土星有可能幸存下来。

此外,韦伯太空望远镜还在一颗名为W1935的褐矮星上发现了极光现象。褐矮星是一种质量不足以维持氢核聚变的天体,通常被称为"失败的恒星"。W1935距离地球约40光年,其周围缺乏其他恒星,无法通过带电粒子撞击产生极光。科学家推测,这可能意味着W1935正在逐步启动氢核聚变过程,但这一过程可能需要几百万年才能完成。

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太阳系未来的可能命运,也为理解褐矮星的演化提供了新的线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