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潍坊:当传统技艺碰撞国漫IP,哪吒“跃然指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潍坊:当传统技艺碰撞国漫IP,哪吒“跃然指尖”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20A09A5E00?media_id=&suid=

近日,随着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屡创新高,影片中独特的人物形象和精彩剧情不仅在影视界掀起热潮,也激发了民间艺术创作者的灵感。潍坊昌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传统手工艺人,以其精湛的指尖技艺,创作出了令人惊叹的“哪吒”题材的作品,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文化深度融合,引发广泛关注。

电影热播后,人们对哪吒形象的关注度大幅提升。昌乐县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敏锐捕捉到这一契机,凭借当地丰富的非遗资源,精心组织开展了将哪吒形象与非遗相结合的创作活动。当地非遗传承人们积极响应,投身到将哪吒形象与传统工艺结合的创作中。目前,涵盖面塑、葫芦烙画、剪纸、蛋壳雕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哪吒题材作品已新鲜出炉,每一件都兼具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市场潜力。

纸间“咤”意,非遗剪纸绘传奇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在昌乐县剪纸手艺人刘爱萍的手中仿佛拥有了生命。她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巧妙地创作出了一幅充满动感与故事性的哪吒剪纸作品,将哪吒的精彩瞬间定格于薄薄的纸张之上。在她的剪纸作品中,哪吒的形象栩栩如生,大大的眼睛里透着机灵与无畏,仿佛下一秒就要冲出纸面,喊出那句震撼人心的“我命由我不由天。”

葫芦“生花”,哪吒闹海绽芳华

在小小的葫芦之上,同样演绎着哪吒的传奇故事。昌乐东肖葫芦艺术代表性传承人肖杰,以葫芦为独特的“画布”,将哪吒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混天绫随风飘舞的飒爽英姿刻画得入木三分。为了塑造好哪吒这一角色,肖杰下足了功夫,他用细腻的线条定格精彩瞬间,从哪吒的神态、服饰到纹理,每一处细节都力求完美,让“哪吒闹海” 这一经典场景在葫芦上生动呈现,成为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

蛋壳幻彩,哪吒破壳展锋芒

在昌乐县,蛋壳雕技艺也因哪吒形象迎来创作高峰。当地蛋壳雕非遗传承人赵子熠,多年来专注于蛋壳雕艺术,在她眼中,蛋壳虽脆弱,却蕴含着无限创作可能。此次,她以哪吒为灵感,选取薄如蝉翼的蛋壳,开启了这场蛋壳上的奇幻雕琢之旅。

为了让哪吒形象在蛋壳上完美呈现,赵子熠深入研究哪吒在不同场景下的神态动作。雕刻时,她凭借深厚的功底,手持特制刻刀,小心翼翼地在蛋壳表面游走。蛋雕是指尖上的芭蕾,刀尖下的诗行,落刀无悔,每一件精美的蛋雕作品都来之不易。经过无数次的打磨与雕琢,一枚蛋壳雕作品诞生,哪吒仿若破壳而出,带着神话的力量与现代艺术的美感。

面塑妙手,哪吒萌动“新生”

标志性的齐刘海、大大的熊猫眼,佩戴着金项圈,身着莲花图案的红衣马甲和火焰花纹的棕色七分裤,腰间系着黄色腰带——幼年时期的哪吒被昌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昌乐面塑代表性传承人郑化宝用面塑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从幕后走向台前,走进人们的视野。昌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不断探索创新发展的新路径。电影的热度带动了非遗与现代IP的跨界融合,非遗传承人以传统手造技艺打造哪吒主题文创作品,无疑为传统文化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借助电影的热度来创作哪吒文创作品,是让年轻人重新认识传统技艺的好机会。手艺人们将“崇文尚德、惟实励新”的精神融入每一件作品中,让传统文化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接纳现代IP元素,在“自信图强”的文化传承之路上,让哪吒文创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熠熠生辉,成为潍坊城市精神的生动文化注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