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草龟:从形态特征到饲养繁殖的全面指南
中华草龟:从形态特征到饲养繁殖的全面指南
中华草龟,又称乌龟、草龟等,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水陆两栖爬行动物。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华草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饲养方法以及繁殖方式等,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物种的特点和习性。
中华草龟(学名:Chinemys reevesii),别名乌龟、草龟、金龟、墨龟、泥龟、水龟、山龟、臭青龟、长寿龟、八卦龟、金线龟,为龟鳖目、地龟科、乌龟属爬行动物,原产于亚洲东部,包括中国、朝鲜和日本。它们主要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塘及其他水域。中华草龟属水陆两栖爬行动物,是中国分布最广的龟类,在国际市场上也十分畅销。在日本、菲律宾以及欧美各国,人们将其视为象征“吉祥”和“延年益寿”的吉祥物。中华草龟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出肉率高、味道鲜美及较高的观赏性等特点。由于野生数量减少,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备受养殖户青睐。
基本信息
- 科目分类:地龟
- 生存环境:湿地
- 颜色分类:褐色、棕色
- 居住环境:两栖
- 最大体型:30cm
- 性情分类:温和
- 寿命年限:40年
- 适宜温度:27℃±4℃
- 食物饲料:杂食
形态特征
中华草龟的全长为20-30cm,背甲长9-18cm,体重约400g。龟体呈长椭圆形,背甲稍隆起,有三条纵棱,脊棱明显。头顶为黑橄榄色,前部皮肤光滑,后部有细鳞。头、颈侧面有黄色线状斑纹。腹甲平坦,后端具缺刻。颈部、四肢及裸露皮肤部分为灰黑色或黑橄榄色。腹面略带一些黄色,有暗褐色斑纹。四肢比较扁平。
生活习性
中华草龟性情温和,遇到敌害或受惊吓时,便把头、四肢和尾缩入壳内。白天多栖居水中,夏日炎热时,便成群地寻找荫凉处。
饲养方法
中华草龟的生长较为缓慢,1龄龟体重大约15g,3龄龟约100g,5龄龟250-350g,6龄龟约400g。它们是变温动物,水温15℃以下时,会静卧水底淤泥或有覆盖物的松土中冬眠。冬眠期一般从11月到次年4月初。当水温上升到15℃时,出穴活动,水温18-20℃开始摄食。是杂食性动物,耐饥饿能力强,一个月不食也不致饿死。食性较广,玉米、小鱼、虾、螺、蚌、蜗牛等均吃,其中最喜欢吃的食物是小鱼、小虾。
雌雄分辨
雄龟体型较小,尾长。雌性背甲由浅褐色到深褐色,腹甲棕黑色,尾较短。一般身体较圆形的是母的,较长形的是公的。底板平的是母的,凹的是公的。
繁殖方式
5龄以上性成熟,10龄以上成熟良好。4月下旬交配,时间一般是下午17-18时,在陆地上或水中进行交配。草龟在陆地上产卵,产卵期是5-8月。产卵多在黄昏或黎明前,爬至远离岸边较隐蔽和土壤较疏松的穴中,产完卵再扒土覆盖于卵上,并用腹甲将土压平后才离去。卵的成熟不是同步的。雌龟每年产卵3-4次,每次一穴产卵5-7枚。自然孵化,大约50-7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