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以案普法: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以案普法: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390384

近日,延寿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理财诈骗案件。原告孙某在亲戚刘某的介绍下,通过刘某在“理财平台”上开户,并先后两次向刘某转账共计99206元用于购买“外汇美金”。然而,当孙某想要取消托管并退款时,却始终未收到退款,这才发现自己已经深陷理财诈骗的泥潭。

案情简介

原告孙某与被告刘某系亲戚关系,孙某了解到刘某购买的外汇理财产品很挣钱,也想尝试投资该理财产品。随后刘某帮助孙某在“理财平台”上进行了开户。2021年12月孙某通过微信向刘某转账2次共计49630元,再由刘某转给其上线购买“外汇美金”,不久后孙某便得到了收益。于是,孙某于2022年3月再次向刘某汇款49576元,4月孙某担心崩盘,提出不想投资该项目,刘某告诉孙某需要按照程序取消托管,但孙某按照流程操作后,始终未收到退款,才发现自己早已深陷理财诈骗泥潭,无奈诉至法院。

法院审理

承办法官接到案件后,及时向当事人了解了案件情况,发现本案争议焦点在于“刘某是否对孙某承担保证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一条规定:“保证合同是为保障债权的实现,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保证人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合同。”

法官调查发现孙某向刘某转账后,担心钱“打水漂”,想要回资金时,刘某向孙某表示“理财平台”是安全的、国家认可,并在微信上两次承诺“如果崩盘,这个钱我给你,你就放心吧!”,使二者形成事实保证合同关系。

但二人投资外汇理财行为系非法金融业务活动,故其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二条规定:“保证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保证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保证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保证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主合同无效导致第三人提供的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无过错的,不承担赔偿责任;担保人有过错的,其承担的赔偿责任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三分之一。”

审理发现,刘某担保孙某外汇平台投资款项安全,因平台与孙某、刘某之间的外汇交易行为无效,故双方保证合同亦无效。在无效的保证合同关系下,担保人刘某因协助孙某的非法投资活动有过错,故应承担不超过债务人外汇平台不能清偿部分三分之一的赔偿责任。

最终延寿法院依法判决:刘某赔偿孙某30237元。宣判后,当事人提起上诉,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在收到上诉结果后,法官主动联系双方当事人进行释法明理工作,耐心讲解,最终在法官的见证下刘某当场履行赔偿款,该案成功化解。

法官提示

“警惕投资风险,提高防范意识”,通过此案件提醒更多的消费者注意外汇理财风险,切勿被高收益蒙蔽双眼,保持清醒与谨慎,要选择专业的投资理财机构,积累财富。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