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保路运动:武昌起义的导火索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保路运动:武昌起义的导火索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59284962_121165673/?pvid=000115_3w_a

保路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不仅关乎铁路权益的争夺,更是清末宪政改革中的一次重大社会运动。这场运动最终演变成武昌起义的导火索,加速了清朝的灭亡。本文将从清廷的立宪困境、士绅阶层的请愿活动以及保路运动的爆发等多个维度,深入分析这一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


以奕劻为首的皇族内阁

袁宫保归隐期间,清廷的日子却不好过。
从1905年到现在,立宪呼声越闹越大,士绅们请愿不断,清廷内部也让载沣颇为伤神,他们共同的诉求无非只有一个——宪政。所谓宪政,让政府的权力接受宪法制约,改人治为法治,宪法限制政府权力的同时,也保障了公民的权利。可正是关系到“权力”二字,王室对此才不甚满意,天下是我满人的,凭什么和你分享?
既然不分享,只有请愿,请不成再作计议。
请愿一事,可以追溯到立宪时期。1907年,清廷预备成立资政院,各地设谘议局,类似于今天的地方人大。消息出来,立宪派仍不满意,要求成立国会。迫于各界压力,1908年8月,清廷颁布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宣布立宪预备期为九年,届时召开国会,公布宪法。
1909年10月,各省谘议局召开第一次会议,江苏咨议局新任议长张謇发表通电,建议组织“国会请愿同志会”,于次年1月进行第一次请愿。接下来的大半年里,各地立宪派又两次发动请愿活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