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A级旅游景区创建指南:从申报条件到评分标准的全面解读
国家A级旅游景区创建指南:从申报条件到评分标准的全面解读
国家A级旅游景区创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多个方面的规划和设计。本文将从创建必要性、申报条件、实施步骤、评分标准等多个维度,全面解读国家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流程和要点。
创建的必要性
创建国家A级景区不仅可以规范和提升景区的综合质量,还能有效提高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扩大其辐射半径,大幅提高市场影响力。这有助于提高游客的满意度,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且,其影响不仅局限于旅游产业本身,对区域发展具有全方位、渐进式的影响,包括改变区域旅游发展格局、提高区域品牌知名度、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区域城乡发展结构等。
申报单位需具备的条件
- 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无大小安全事故,安全隐患整改率达100%。
- 以自然、历史文化或其他旅游资源为基础,有明确空间边界和必要的旅游服务设施,以提供游览服务为主要功能。需注意的是,商贸场所、城市公共服务场所等不以游览服务为主要功能的场所,原则上不予受理申报A级旅游景区。
- 深入挖掘并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有统一的管理或运营机构,且无严重违法违规等行为记录。
- 具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及制度,经过安全风险评估满足安全条件;有必要的环境保护设施和生态保护措施。
- 对于2个以上A级旅游景区联合申报质量等级的,各景区均需符合上述要求,且相互之间关联紧密,交通连接方便快捷,经营管理、形象标识、服务标准统一。
景区创建过程实施步骤
3A/4A级景区申报流程
资料审核:景区主体向属地区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资料,该部门进行审核后向市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提出推荐意见。提交的景观价值评价相关资料包括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申请书、申报景区基本情况表、景观质量自评报告及相关说明材料、旅游景区开放合法性承诺书(涵盖立项、环境影响评价、安全风险评估、特种设备检验、消防、卫生许可等)、旅游景区所依托资源及涉及游览服务的重要资产不存在权属争议的承诺书,以及所属地区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的推荐意见。
景观价值评审:负责评定的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小组召开评审会,景区进行汇报,对其景观价值打分评估,合格可进入创建期。未通过景观质量评价的,1年后方可再次申请,2次未通过则需2年后重新申报质量等级。
创建期工作:进入创建期的景区依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进行创建,定期报送创建计划及工作进度等材料。
自评与申报:自评合格后,景区主体向属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提交申报书、综合汇编材料等,经审核通过并出具推荐意见后,向负责评定的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提交。
现场指导与验收:由省/市文旅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组进行2-3次现场指导与验收。未通过验收的,1年后可再次申请;2次未通过现场检查的,需重新履行申报程序。
社会公示与公告:通过验收合格的,由所属文化与旅游行政部门在官方网站进行为期7个工作日的社会公示。公示期内无异议的,由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发布公告。
5A级景区申报流程
取得4A级景区资格2-3年后,景区主体向省/市区文旅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申请,并按照《景观质量评分细则》自评自测,由所在的省市区文旅主管部门组织当地专家复核自评自测结果。
省/市区文旅行政主管部门向文旅部推荐,并提供景区视频、PPT汇报等相关资料。
文旅部组织专家进行景观价值评审,经公示后通过景观质量评审。
景区对照《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和台账自评自测创建和整改达标后,可由省/市区文旅行政主管部门向文旅部提出迎检申请,文旅部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现场暗访或明查。
专家提交暗访(或明查)报告并给出评分数值,指出存在问题和整改意见。若专家给出达标意见(否则景区应按意见继续整改),则由文旅部向社会公示,无异议后通过5A景区评审,并由文旅部统一授牌。未达标的,整改后可再次申请现场检查,2次未通过现场检查的,应重新履行申报程序。
景区创A要点
四大硬件:游客中心、旅游标识系统、生态停车场、星级厕所是创建A级景区的重点。它们不仅是景区建设的门户工程,能展现景区的“档次”,给游客留下第一印象,也是评定景区等级质量的必要内容,是评委评分时较为注重的部分。
四大软件:景区创A小组、景区台账管理、景区宣传营销、游客满意度管理是创A过程中的关键软件,需要有详实的材料作为支撑。这有助于景区在创建过程中形成统一、有序的管理模式,成功创建A级景区,还能及时了解市场需求,调整旅游产品,有效提升游客满意度与景区品牌知名度。
创A过程中其他参考标准
创建国家A级景区的核心是对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GB/T17775-2003),此外还需参考一系列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如《国家A级旅游景区现场检查(明查)工作规范》《国家A级旅游景区现场检查(暗访)工作规范》《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申请评定报告书》《旅游景区游客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GB/T31383-2015、《旅游景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规范》GB/T31384-2015、《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10001.1-2012、《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8973-2022、《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LB/T034-2014、《旅游景区讲解服务规范》LB/T014-2011等。
A级景区动态管理工作
A级景区实行动态管理,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旅游景区的必要手段。A级景区创建成功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部分景区在获得A级等级后,管理松散,软硬件不能持续达标,导致游客体验差,会受到相应惩罚。因此,A级景区的运营管理必须依据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以保持景区的质量和竞争力。
A级景区概念
国家A级旅游景区有一套规范性标准化的质量等级评定体系,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为五级,从高到低依次为AAAAA、AAAA、AAA、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A级旅游景区是由国家旅游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机构评定(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或授权省级旅游资源评定机构评定(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及以下),依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以及涉及的一系列相关标准进行评审,颁发“国家A级旅游景区”标志牌,是一项衡量景区质量的重要标志,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旅游景区的最高等级,是代表中国世界级精品的旅游风景区。
国家A级景区创建意义
从景区角度:景区创A,是景区提档升级的必要途径,能够规范提升景区的综合质量;是挖掘景区核心内涵的内在动力,可以有效提高景区的吸引力、竞争力;是扩大景区辐射半径的有效途径,可以较大幅度提高景区市场影响力;是规划景区服务管理的外在驱动,能够提高游客的满意度;是吸引社会各层对景区关注的重要契机,可以借此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从政府角度:景区创A,尤其是对于创4A或5A级景区,是展示地方文脉、打造政府形象工程的核心工作;是形成A级景区带动的区域旅游发展大环境,是发挥旅游业乘数带动效应、拉动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是增加旅游收入,提高旅游产业对政府税收贡献的有效手段;是能够牵引政府对旅游产业实行政策倾斜,是政府吸引旅游企业投资的助推器。
从区域角度:如果一个地区拥有一家以上国家5A级旅游景区,必将提升周边区域知名度,必将吸引更多的客人来观光旅游,必将吸引更多的客商来投资兴业,必将吸引更多的领导关注并支持该区域发展,有利于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聚集,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多的政策机遇和商机。
从宣传角度:国家文旅部会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立资料库,编制旅游线路、宣传手册、光碟等,通过国家文旅部及其驻外机构等媒体平台,在境内外宣传促销,广泛推介,同时还会组织5A级旅游景区精品巡回展等活动,实现高效宣传推广,地方可节约大量的宣传成本。
因此创A工作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旅游产业本身,其对于区域发展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也是循序渐进的。这种影响表现在改变区域旅游发展格局、提高区域品牌知名度、促进区域产业机构升级、优化区域城乡发展结构等方面。
申报单位需具备的条件
- 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积极开展各类安全巡查工作,大小安全事故为零,安全隐患整改率100%。
- 以自然、历史文化或者其他旅游资源为基础,有明确的空间边界,有必要的旅游服务设施,以提供游览服务为主要功能。
- 深入挖掘、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有统一的管理或运营机构,且无严重违法违规等行为记录。
- 有必要的安全设施及制度,经过安全风险评估,满足安全条件;有必要的环境保护设施和生态保护措施。
- 对2个以上的A级旅游景区联合申报质量等级的,各旅游景区均应当符合前款规定的要求,且相互之间关联紧密,交通连接方便快捷,经营管理、形象标识、服务标准统一。
国家5A级景区创建难点
随着级别越高,评选就难,1A-3A级景区评选较为容易,3A级景区只需功能齐全,能满足旅客的基本需求即可,而4A级景区的功能需要进一步强化,以便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5A级景区就需要极高的品质和服务水平,能提供给游客优质的旅游体验,并在保护环境、传承文化等方面有所突出。
- 从评选要求上看
- 第一,严格控制5A级旅游景区申报数量;
- 第二,目前全国有百余家4A级景区正在申报5A;
- 第三,严格的评判标准,包括8硬4软;
- 第四,旅游界资深专家、学者等通过明察暗访进行评审。
- 从创建流程上看
- 主要有资料审核、景观价值评价、现场检查、社会公示等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申报失败。
- 从基础设施建设上看
- 在游客中心、游步道、标识导览、厕所、垃圾箱、停车场6大方面,存在创建难度,标准要求细、提升周期短等,使其成为旅游景区验收不合格的软肋。
- 从评分标准上看
- 在细则一(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中,5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950分。
- 在细则二(景观质量评分细则)中,5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90分;
- 在细则三(游客意见评分细则)中,5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90分。
细则一: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
细则一共计1000分,共分为8个大项,各大项分值为:旅游交通130分;游览235分;旅游安全80分;卫生140分;邮电服务20分;旅游购物50分;综合管理200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145分。
在细则一中,5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950分,4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850分,3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750分,2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600分,1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500分。
细则二:景观质量评分细则
细则二分为资源要素价值与景观市场价值两大评价项目、九项评价因子,总分100分。其中资源吸引力为65分,市场吸引力为35分。各评价因子分四个评价得分档次。
在细则二中,5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90分,4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80分,3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70分,2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60分,1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50分。
细则三:游客意见评分细则
- 细则三为游客综合满意度的考察,主要参考《旅游景区游客意见调查表》的得分情况。
-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游客意见综合得分最低要求为5A级旅游景区:90分,4A级旅游景区:80分,3A级旅游景区:70分,2A级旅游景区:60分,1A级旅游景区: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