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居住建筑之间的间距应当如何确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居住建筑之间的间距应当如何确定?

引用
百度
1.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722730655392917645.html

居住建筑之间的间距确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采光需求:确保每个建筑物获得足够的自然采光,避免相邻建筑的遮挡。
  2. 通风要求:保证良好的通风,有助于空气流通和改善室内环境。
  3. 防火安全:满足消防通道和救援设备的操作空间要求。
  4. 隐私保护:为居民提供一定的私人空间和视觉隐私。
  5. 视野和景观:考虑居民观赏周围环境和景观的需求。
  6. 建筑高度和规模:较高或较大规模的建筑需要更大的间距。
  7. 当地规划法规:遵循当地政府制定的建筑规划和相关法规。
  8. 日照标准:根据不同地区的日照要求,确定合理的间距。
  9. 地形和周边环境:考虑地形起伏、周边建筑物和设施等因素。
  10. 功能和用途:例如住宅、公寓、别墅等不同类型的居住建筑可能有不同的间距要求。
  11. 交通组织和道路宽度:方便车辆和行人的通行。
  12. 公共设施需求:如停车位、垃圾收集点等公共设施的设置。
  13. 噪音和污染控制:减少相邻建筑物之间的噪音和污染传播。
  14. 未来发展需求:预留一定的空间以应对可能的扩建或改造。
  15. 业主权益和舒适度: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权益。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住宅侧面间距应符合以下规定:

  • 条式住宅,多层之间不宜小于6米;高层与各种层数住宅之间不宜小于13米;
  • 高层塔式住宅、多层和中高层点式住宅与侧面有窗的各种层数住宅之间应考虑视觉卫生因素,适当加大间距。

此外,住宅布置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 选用环境条件优越的地段布置住宅,其布置应合理紧凑;
  • 面街布置的住宅,其出入口应避免直接开向城市道路和居住区级道路;
  • 在Ⅰ、Ⅱ、Ⅵ、Ⅶ建筑气候区,主要应利用于住宅冬季的日照、防寒、保温与防风沙的侵袭;
  • 在Ⅲ、Ⅳ建筑气候区,主要应考虑住宅夏季防热和组织自然通风、导入室的要求。

非居住建筑间距,除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多层平行布置时,其间距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1.0倍,并不小于6米;垂直布置时,其间距不小于9米,山墙间距不宜小于6米。

(二)高层平行布置时,其建筑间距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4倍,并不小于20米;垂直布置时,其建筑间距不小于18米。山墙间距不宜小于13米。

(三)多、高层平行布置时,其间距不小于18米,垂直布置时,其间距不小于13米。山墙间距不宜小于9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间距、百度百科-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本文原文来自百度知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