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八十,投资百亿元建大学!图什么?曹德旺回应
年近八十,投资百亿元建大学!图什么?曹德旺回应
福耀集团创始人曹德旺年近八十,依然满怀激情奋斗。他投资百亿元建设福耀科技大学,这不仅是他作为企业家奋斗的第三阶段,更是他对人才和技术重视的体现。从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的乡镇企业采购员,到如今的世界级企业家,曹德旺用他的创业故事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企业家精神。
图:曹德旺在福耀科技大学建设现场
从乡镇企业到全球第一
1978年国家开始改革开放,曹德旺正在家乡福建省福清市高山镇异型玻璃厂当采购员,落后的生产条件和市场意识,让这家玻璃厂连年亏损,濒临倒闭。
1983年,中央一号文件允许个体承包经营乡镇企业,曹德旺立刻承包了工厂。他发现当时中国生产的汽车,玻璃几乎全部从国外进口,这严重限制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曹德旺说:“1987年我们合资创办福耀的时候,我想进口一套设备,但设备到货后不会安装。想要招几个工程师安装设备,也没处招。大学生很想到企业去,档案没处放,我们创造了中国第一家人才中心。人才中心应该是1989年成立的,1990年全国普及,各省都有,福建省是第一家。”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靠着这股子韧劲,曹德旺一边在全国各地寻找技术人才攻关,一边引进新设备,经历了一次次失败考验之后,终于研制出汽车专用玻璃,且价格比当时市面上常见的日本玻璃便宜了近一半。福耀玻璃一经投产,市场便供不应求。到90年代初,福耀成长为中国最大的汽车玻璃供应商。
全球化征程中的挑战与机遇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更是让福耀有了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很快,中国玻璃产品引起了海外竞争对手的不安,美国和加拿大向中国汽车玻璃行业正式发起反倾销调查。
曹德旺说:“我在美国售价比美国企业高,为什么要起诉我?因为听说我出口做得很好。美国人到我公司查账的时候,打开电脑查资料,打印的文件数量大概能装大半个皮卡汽车。”
这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第一起反倾销案。那段时间,曹德旺带领的反倾销小组成员经常吃睡在办公室。2004年,在经历了2年多应诉后,最终,福耀集团打赢了这场反倾销第一战。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曹德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告诉大家,福耀的成功更多是来自背后的祖国,是国家的日渐强大,让自己敢于走出国门,也让企业敢于在任何国际舞台发声。
专注与感恩
从2023年的三季报的数字看,到9月底赚41亿元,同比增长20%左右。曹德旺认为企业要靠扎实的基础,他做玻璃40年了,主攻汽车玻璃专业,其他玻璃都不做,现在变成全球汽车玻璃的专家,专注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曹德旺时常说,自己所赚到的每一分钱都是国家、时代赋予的机遇。因此,要心怀感恩,把财富用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改革开放创造了发展的平台,有这个平台让我施展自己的才华,让自己的努力有用武之地,才有今天。”
如今,福耀的全球征程还在继续。
面对全球经济大挑战,曹德旺认为解决问题最好的态度,就是客观公正地面对现实,勇敢地拥抱现实。他说:“现在比创业初期的日子好过多了,企业家的事业是风险事业,每天的24个小时,每小时的60分钟,每分钟的60秒都在跟风险打交道。我认为企业家要有良知,要学会感恩和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