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警觉!不只手脚无力,这些症状都可能是中风!(图文懒人包)
提高警觉!不只手脚无力,这些症状都可能是中风!(图文懒人包)
中风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症状表现因脑部受损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异。本文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详细介绍了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的区别,并重点阐述了大脑皮质、内囊、中脑、桥脑和延脑中风时的具体症状表现,帮助读者提高对中风症状的警觉性。
当我们口语说到“中风”,通常是指脑部血管出了事情。较常见的是血管栓塞,血液流不过去,称为“缺血性中风”,导致某个区块的脑部就失去了功能。另外一种可能是血管破裂出血,称为“出血性中风”,同样会造脑部失能。于是,我们会看到中风患者无法顺畅说话,嘴巴歪一边,某一手某一脚无法出力活动,与过去的样貌完全不同。
你可能也曾觉得奇怪:“为什么有的人脸看起来好好的,却说他被诊断中风呢?”“为什么有的人中风后看起来很严重,一下子就过世。有的人却好像很轻微呢?”又或者:“为什么有的人中风后,只是动的不好,有些人却还会又麻又痛呢?”
这些症状的不同,与患者在脑部哪个位置受伤很有关系。脑部是个很精密的构造,每个区块都有各自需要负责的功能。想当然耳,受伤位置不同,就会让人出现不同症状。因此,我们千万不能把中风一概而论。为了清楚说明,我们今天就来看大家最常注意到的“肢体无力”症状,藉由脑部控制动作的路径,来呈现一个“右手右脚动不好”的中风,当受伤位置不同,还会有哪些伴随的症狀。
左侧大脑皮质中风:
大脑皮质掌管的事物很多,包含语言、视觉等,因此当受傷部位位于大脑皮质的话,患者除了表現右侧肢體無力外,還可能同時出現感覺異常,無法知道他人正在碰觸自己的前臂或大腿;出現語言障礙,講話的時候旁人無法理解其語言。視覺方面失去半邊的視覺傳遞,或有空間知覺障礙。
左侧内囊中风:
如果一位左侧手脚动不好的病人,纯粹只有“动作”方面的困扰,却没有任何感觉异常。检测时发现患者左侧上肢、下肢无力,中下脸部也会无力,就可能是中风在“内囊(internal capsule)”位置。
内囊是大脑传递信息的重要转运站,大脑要往下传递的动作信息会先集中到内囊,再往下传。所以,如果患者单纯只有动作障碍,没有其他症状,可能问题是在“内囊”。
左侧中脑中风:
大脑信息经由大脑皮质,内囊继续往下传递的话,要经过脑干。脑干包含了中脑、桥脑、和延脑。脑干是我们的生命中枢,负责了呼吸、心跳等基础功能,也是多数脑神经的起源。因此,当中风位置是在脑干,不免会影响脑神经的功能,因此我们可以藉由脑神经功能的检查,来猜测中风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知道左侧大脑皮质受傷时,患者会表现出右侧肢体无力,也就是说症状与受傷位置会是“相反”的。然而,如果受傷位置不在大脑皮质,而是在“脑干”区域的话,患者除了出现“对侧”肢体无力外,还会“同侧”脑神经的症狀。也就是說,如果患者同时有某侧肢体无力和另一侧的脑神经症状,就要记得猜其受傷位置在於脑干,而不是大脑皮质。
中脑中风会影响同侧第三对脑神经,这对脑神经被称为“动眼神经”,负责眼球的转动。功能受影响的话,患者的瞳孔会被带“往外”、“往下”的方向。而且,左侧中脑中风影响到的,是左眼喔!
左侧桥脑中风:
桥脑中风会影响同侧第六对和第七对脑神经,第七对脑神经是颜面神经,因此我们可以注意到患者出现同侧的颜面无力。这时的影响不仅止于中下脸,是连上半部额头都难以活动,患者无法挑动眉毛做表情,患者没有抬头纹,眼皮下垂,嘴角也下垂。
左侧延脑中风:
延脑中风会造成同侧第十二对脑神经问题,第十二对脑神经是舌下神经,当出现功能障碍的话,患者伸出舌头会偏向有问题的那一侧。因此当左侧延脑中风,影响到左侧的舌下神经,患者伸出舌頭時會偏向左側。
延脑中风的患者並不會出現顏面神經失調,但其肢體無力的那一側,還會同時失去本體感覺與震動感。
我们写了这么多,并不是要大家学会自行猜测中风位置,而是希望更多人了解,即使在一个病名下,患者的症状与预后还是差异很大,也需要医护人员继续抽丝剥茧,才能找出患者状况的症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