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科学应对烫伤,急救谨记“五字诀”
【科普】科学应对烫伤,急救谨记“五字诀”
烫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有效减轻伤情。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烫伤处理的常见误区,并教授科学的急救方法,帮助您在关键时刻正确应对烫伤。
处理烫伤的常见错误
涂抹牙膏:牙膏不仅不能抗感染,反而会增加后续处理难度,影响医务人员正确判断烧伤、烫伤的程度。
涂抹酱油:酱油中的盐类会引起创面的细胞严重脱水,好比在伤口上撒盐,从而导致损伤加重。此外,酱油中含有的细菌也可能导致创面感染。
涂抹紫药水:紫药水会在烫伤创面结一层痂,导致创面情况被掩盖,药水的颜色也同样会影响对烫伤创面的判断。
喷涂白酒:在创面上使用白酒除了会引起伤者剧烈的疼痛,还会加重创面损伤,创面吸收大量的酒精还有可能发生酒精中毒。
直接冰敷创面:由于冰块温度低于零摄氏度,冰块直接接触创面,会导致皮肤血管急剧收缩,减少深层组织散热,而且长时间低温也会对原来已经烧伤的组织造成进一步损害,可能导致组织冻伤,加重损伤。
挤破水疱:把封闭的创面变成了开放的创面,会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如果发生水疱,不要自行剪破,如果水疱已经破损,也应尽量保持疱皮完整,尽快就医进行专业治疗。
烧烫伤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由火焰、沸水、热油、电流、热蒸汽、辐射、化学物质等引起。轻者损伤皮肤,出现肿胀、水泡、疼痛;重者皮肤烧焦,甚至血管、神经、肌腱等同时受损。因烧伤引起的剧痛和皮肤渗出等因素可导致休克,后期易出现感染、脓毒症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烧烫伤了怎么办?很多人因为不了解烧烫伤急救知识,而错过了烧烫伤的黄金急救时间。切记烧烫伤后的2小时内是黄金急救时间。
烧烫伤的分度
国际上通常采用三度四分法,将其分为I度烧伤,浅II度烧伤,深II度烧伤,III度烧伤。
当发生I、II度烧烫伤时,切勿慌张,可按照急救五字诀“冲-脱-泡-盖-送”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烧烫伤对人体的危害。
急救“五字诀”
冲:将烧烫伤的部位用清洁的流动冷水轻轻冲或浸泡10-30分钟左右,冷水可将热迅速散去,以降低对深部组织的伤害。
脱:充分泡湿后,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但要注意避免将伤口的水疱剪破。
泡:对于疼痛明显者可持续浸泡在冷水中10-30分钟。此时,主要作用是缓解疼痛。
盖:使用干净或无菌的纱布或棉质的布类覆盖于伤口,并加以固定。这样可以保护伤口,减少感染的危险。
送:除面积较小的I度烫伤外,最好前往医院接受专业的治疗。
儿童烫伤怎样处理?
与成人相比,儿童的皮肤较薄。如不慎烫伤,所受的伤害会更加严重。
孩子受伤面积超过10%时可能会有生命危险,请立即呼叫救护车。
孩子赤裸时全身被烫伤:切记不要直接抱起孩子,务必用湿毛巾裹住孩子的身体,在救护车到达之前,用较弱的水流持续喷洒在孩子身上进行冷却。
孩子穿着衣服时全身被烫伤:切勿擅自脱下孩子的衣服,应同样用较弱的水流喷洒在孩子身上,以冷却患部,再用干毯子裹住孩子,送上救护车。
一旦遭遇烫伤,请按"五字诀"科学应对
本文原文来自山东省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