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四医院专家:孩子入园哭闹怎么办?“四要四不要”帮你轻松应对
成都市四医院专家:孩子入园哭闹怎么办?“四要四不要”帮你轻松应对
“妈妈,不要离开我!”看着孩子在幼儿园门口撕心裂肺地哭喊,每个家长的心都会被揪得紧紧的。每年的入园季,这样的场景都会在幼儿园门口上演。面对孩子的分离焦虑,很多家长感到手足无措。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治疗师宋丽表示,孩子入园哭闹是很正常的,家长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度过这个阶段。
“四要”助力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
提前熟悉环境,减少陌生感
在正式入园前,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幼儿园参观,让他们看看教室里的小桌子、小椅子,玩一玩滑梯和玩具。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会对新环境产生好奇与憧憬,减少对幼儿园的陌生感。
建立简单的告别仪式
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一个轻松愉快的分别仪式,比如一个拥抱、一声再见或一个特别的手势。这种仪式感能让孩子感到安心,知道每天父母都会以同样的方式告别。
多与孩子沟通幼儿园生活
放学后,家长要多和孩子聊天,了解他们在幼儿园的情况。可以问问他们有什么开心的事发生,认识了几个新朋友,做了哪些有趣的游戏。家长要肯定鼓励他们积极的行为,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让他们对幼儿园生活更有兴趣。
准时接孩子放学
分别前,父母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只是暂时离开,放学时一定会在幼儿园门口准时接你回家。”同时,父母要在固定的时间接孩子放学,让孩子确定父母不会将自己抛弃在幼儿园,从而增加安全感。
“四不要”避免加剧孩子焦虑
不要长时间告别
长时间的告别会延长孩子哭闹的时间,增加他们分离的痛苦。家长应该简短温柔地和孩子告别后迅速离开,减少孩子的不安。
不要偷偷离开
一些父母为了避免孩子的哭闹,选择在孩子不注意时偷偷离开。这种行为会消耗孩子对父母的信任,让他们感觉到被抛弃,增加对分离的恐惧。
不要表现出过多的焦虑
孩子很容易感受到父母的情绪。如果父母表现出过于焦虑或不安,孩子可能会认为幼儿园很恐怖,从而增加不安与恐惧的情绪。
不要给予虚假承诺
有些家长会模糊具体接回时间,说“爸爸妈妈马上就会来接你”。然而,孩子一旦发现父母没有很快来接自己,就会失去对父母的信任,认为父母是不守信、不可靠的。
家园合作,共同助力孩子成长
除了家长的努力,幼儿园老师的配合也非常重要。家长应该主动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园表现,并反馈在家的情况,共同解决问题。同时,家长要相信幼儿园的专业性,给予孩子和老师足够的信任。
面对孩子入园的分离焦虑,家长需要保持耐心和信心。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持续的努力,大多数孩子都能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这个过程虽然艰难,但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一步。相信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每个孩子都能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开启人生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