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美对弈下产业链的忧与解
2025年中美对弈下产业链的忧与解
2025年,随着中美关系的持续演变,产业链的布局和调整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从贸易数据、投资并购、全球价值链等多个维度,深入分析了中美产业链的现状和未来趋势,重点关注对美敞口较大的行业及其受影响程度,以及科技、汽车等重点产业链的情况。
中美产业链的静态联系和动态变化
经常账户:中国净出口对美依赖度下降
2018年贸易战以来,中国对美净出口比重从92.45%下降到2024年的 36.90%,中国对美净出口/GDP与中国净出口/GDP的差值走阔。
金融账户:直接投资,产业链向东南亚逐步迁移
2023年,中国企业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实施并购项目111个,并购金额121.3亿美元,占并购总 额的59%,其中,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波兰、韩国和老挝等国吸引中国企业投资并购规模均超5 亿美元。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并购分布在全球53个国家 (地区)从并购金额看,新加坡、开曼群岛、 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波兰、美国、韩国、英国、德国、老挝位列前十。
中美产业链之间的静态联系
传统的贸易统计方法:我们常分析的“出口总值”、“对美出口金额”等进出口数据,属于传统的贸易统计 方法;传统贸易统计衡量的是商品跨越国界时的总价值,它隐含的假设是,出口产品的全部价值都来自于出 口国家;然而,在全球化分工下,中国对美出口的大部分制造品都包含大量的进口零部件,因此,我们的 “对美出口金额”包含了外国增加值,我们的“对美贸易顺差”也包含了日韩的对美顺差。
全球价值链:现如今,全球价值链已经在国家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全球化精细分工下,国家之间的贸易关 系变得更为复杂;大量的贸易流,表面上看是双边贸易关系,实际上是多边贸易关系;国际贸易,已经从商 品贸易发展到了任务贸易,许多位于不同国家的企业集体参与了从研究、开发、零部件生产、产品组装、产 品销售的各种任务。
研究中美产业链间的联系既需要传统的贸易统计方法,也需要全球价值链的视角。传统的贸易统计方法基于 众多的双边贸易数据,适合简单较短的产业链,例如家电、化工、轻工制造等;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多边贸 易叠加任务贸易,适合研究复杂较长的产业链,例如电子、汽车。
对美敞口较大的行业
对美敞口较大的行业包括消费电子(对美出口占比:手机23%、电脑28%,下同)、轻工制造(玩具33%、 家具25%)、汽车零部件(21%)、基础化工(塑料18%)、电力设备(蓄电池20%、电动机及发动机13%、 变压器等10%);中美关系变换,对美出口占比高的行业或受影响。
中美关系下,如何分析行业受影响程度?
在行业对美敞口短期难以改变的背景下,行业或因自身业务、全球竞争力、贸易战后的调整措施等建立一定的 韧性和抵抗力。通过定性、定量指标,针对对美敞口较高的行业,建立一套分析框架,纵向比较不同行业间受 影响程度,横向比较特定行业18年与如今受影响的程度。
对美敞口:结合“海外营收占比”、“商品对美出口占比”,查看行业收入对美敞口程度。
与美国客户粘性:回顾第一轮贸易战,苹果公司获得关税豁免,国内苹果产业链受影响程度较小。
自身业务:产品技术水平、产品产业链位置等。行业产品技术水平越高,毛利率越高,受侵蚀程度相对较小; 产品受众面向企业,例如工业设备出口,相较产品面向消费者受影响程度较小。
提价能力 -> 全球竞争力:行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越强,相对他国竞品的比较优势越强,行业受影响程度 越小。我国行业的竞争力包括性价比优势、产能优势等。
美国产能、海外产能。
贸易战后的调整措施:18年贸易战后,行业通过实施全球化战略(收入全球化)、布局海外产能、产业转型 升级、智能化工厂(降本增效)等方式,提升对潜在关税壁垒的抵御能力,推进行业出海进程。
微观层面:对企业的影响?
贸易壁垒如何影响我国出口企业? 四种情景:关税豁免、普通型关税(10-15%)、惩罚型关税(20%-60%)、暴力型关税。商人思维下, 特朗普政府对不同型商品征收不同的关税。特朗普政府对与美关系密切型商品免征关税,例如过去的苹果 iphone产业链;对不符合其政策主张的商品进行暴力型关税,例如特朗普胜选后, 11月29日美国商务部拟 对东南亚四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最高可达271%。 在非暴力型关税假设下,对出口企业的主要影响在于侵蚀毛利率。无论是哪种国际贸易模式,FOB或DDP, 在非暴力型关税下,对出口企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毛利率上,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一轮贸易战关税税率,对美出口关税平均在20%附近,当下的关键在于额外征收多少?对于部分企业,第 一轮贸易战中,企业海外收入的毛利率已被部分侵蚀;在此情况下,未来额外的关税征收将再次削减企业盈 利能力,或严重伤害其基本面;因此,出口型企业里,第一,优选毛利率较高的方向,例如家用电器、机械 设备等,第二优选出口型企业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
科技,中美角逐之地
电子:易受中美关系影响
过去以科技制裁为主,对电子产品征税存在较多赦免的情形,例如苹果产业链曾被豁免。 国内电子产品普遍对美出口占比较高,公司依赖少数客户的情形较多;然而目前已建成海外产能不多。
科技制裁
回顾过往,美国针对中国科技行业的常规手段以制裁为主,通过封锁顶尖科技以及关键技术压制中国科技行 业的发展,具体表现为限制中国进口先进制程芯片、高端光刻机等,并未通过高关税削弱中国电子产品出口 到美国,阻碍电子行业的正常贸易。 特朗普2.0或仍以科技制裁为主。在商人思维主导下,特朗普的关税手段更多作为谈判筹码,或者理解为 “达摩克利斯之剑”,在此假设下,对中国电子行业采取高关税反而将危害美国企业,因此,特朗普2.0或 仍以科技制裁为主。
AI产业链:中美国运之争
人工智能技术将重塑电子产业的发展轨迹,为智能硬件领域注入创新动能,推动产品设计理念和商业模式的 根本性变革。这一技术浪潮将加速硬件设备向智能化、情感化方向演进,使其从单纯的工具属性向人性化伴 侣角色转变。从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到物联网设备、可穿戴装置,乃至车载电子系统,整个电子产业生态链 都将迎来价值重估的历史性机遇。 回顾近期国内AI事件,国内AI产业趋势越发明显。从字节“all in AI”、deepseek模型引发算力成本继续 下降、小米GPU万卡集群,再到AI玩具、AI眼镜等产品出现,国内AI产业趋势越发明显。 部分国企、私人部门本地化部署deepseek。近期,三家国内基础电信企业、部分金融机构、私人企业纷纷 接入deepseek大模型。
汽车产业链:欧美共筑贸易壁垒下新能源车的抗衡
中美关系角度下汽车产业链的情况
2019年开始,伴随中国新能源车爆发式的成长,中国汽车开始在全球汽车市场中份额逐渐扩大。
新能源车整车出口难度大于汽车零部件:对于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出海企业,在前期的海外市场开拓阶段将 迎来挑战。需重塑海外市场的消费者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定位和质量认知。整车出口遭遇的贸易壁垒往往 更高,零件出口贸易壁垒相对宽松,大部分国家鼓励零部件进口来完善本国汽车产业链,关税税率往往低于整 车。
进入2022年,俄罗斯市场的需求激增,成为推动出口增长的关键因素,欧盟在出口中的比重有所减少,而中南 美洲以及美国和加拿大的出口量则出现了显著提升。近期,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地区的市场份额也出现了下滑, 这表明这些成熟市场的表现有所减弱。中国汽车产业链出口结构中,2023年对美整车出口以数量计占整车出口 比例为2.18%,但是汽车及零部件对美出口占比为10.44%,美国是中国的汽车零部件最主要的出口国。
中美关系+产业动态双视角下汽车产业链关注方向: 1、智能化与自动驾驶:随着人工智能和5G技术的发展,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将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重要发 展方向。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系统、车联网等技术将逐步普及。 2、汽车零部件全球化布局:为规避贸易壁垒和关税压力,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将继续加快全球化布局,尤其是在 墨西哥、泰国、欧洲等地区建立生产基地。这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进入欧美市场。
新能源车整车出口难度大于汽车零部件
由于燃油车时代中国车企出海有限,缺乏品牌体系、销售网络、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建设经验和相关 案例。对于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出海企业,在前期的海外市场开拓阶段将迎来挑战。需重塑海外 市场的消费者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定位和质量认知。另外,整车出口遭遇的贸易壁垒往往更高, 许多国家出于保护本国汽车产业目的,设置高额关税,同时还会出台严格的准入法规,如车辆排放 标准、安全碰撞标准等,只有完全达标,整车才有准入资格。零件出口贸易壁垒相对宽松,大部分 国家鼓励零部件进口来完善本国汽车产业链,关税税率往往低于整车。
整车出口:欧美市场缩水
进入2022年,俄罗斯市场的需求激增,成为推动出口增长的关键因素,欧盟在出口中的比重有所减 少,而中南美洲以及美国和加拿大的出口量则出现了显著提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日本和韩国 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在2024年10月份出现了显著下降,降幅达到了58%。近期,欧洲和北美等发达 地区的市场份额也出现了下滑,这表明这些成熟市场的表现有所减弱。
其他产业链
其他产业链中,电力设备、塑料或受中美关系影响较大,然而家电和机械设备受影响或相 对较小。
电力设备:是关税的焦点,更受美国能源政策影响。新旧能源切换是电力设备的核心驱动,但特 朗普,传统能源的支持者,对新能源建设存在一定的偏见,或对国内新能源出海产生消极影响。
基础化学:细分行业较多,受中美关系影响分化。细分行业中,农药、塑料受美国关税影响较大, 然而维生素受关税影响较小 。
家用电器:出海的赢家,对贸易壁垒存在一定抵抗能力,细分方向推荐白电。早期家电行业通过 并购海外品牌、海外产能建设,已具备成熟的海外品牌矩阵、充足的海外产能;尤其在白电市场, 产业链上不同公司在海外合作紧密,全产业链出海有望快速达成。
机械设备:影响程度或较小,细分方向推荐工程机械。工程机械行业对美出口较少,并位处中游, 因此受中美关系影响或相对较小。细分行业中工程机械,出海的先行者,受益于东南亚工业化进 程,成长属性边际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