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激素性脱发的特征
雄激素性脱发的特征
雄激素性脱发,也被称为脂溢性脱发或早秃,是一种常见的脱发类型,其特征主要体现在毛发改变、脱发模式以及伴随症状等方面。
毛发改变
头发逐渐变细变软,原本健康粗壮的头发,随着病情发展,直径逐渐减小,质感也变得脆弱易断。这是因为雄激素在体内经过一系列代谢转化为双氢睾酮,它会作用于毛囊,使毛囊逐渐萎缩变小,导致头发的生长周期紊乱,新生头发变得细软。同时,头发的颜色也会逐渐变浅,从原本的乌黑亮丽变得枯黄暗淡,这是由于毛囊功能受损,影响了黑色素的合成和输送。
脱发模式
男性患者多表现为前额两侧头发开始逐渐稀疏,发际线后移,呈“M”形,随着病情进展,头顶的头发也会逐渐脱落,最终仅枕部和两颞部残留少量头发,形成特征性的“地中海”发型。女性患者的脱发模式与男性有所不同,一般不会出现发际线后移,而是表现为头顶部头发弥漫性稀疏,发缝逐渐变宽,呈圣诞树样外观,前额部的头发相对保留较多。这种不同性别之间脱发模式的差异,主要与雄激素受体在不同部位毛囊的分布以及雄激素对毛囊的作用敏感性有关。
伴随症状
头皮瘙痒较为常见,由于毛囊周围炎症以及油脂分泌过多,刺激头皮神经末梢,引发瘙痒感,患者常常不自觉搔抓,搔抓又可能进一步损伤头皮和毛囊。头皮油脂分泌异常旺盛,不仅头发油腻,头皮也常常感觉黏腻,这会影响头皮的正常呼吸和代谢,为细菌和真菌的滋生提供了有利环境,容易引发头皮炎症,如脂溢性皮炎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由于脱发对个人形象的影响,患者在社交、工作等方面可能会产生压力,进而出现心理负担,影响生活质量。
雄激素性脱发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不仅会对患者的外貌产生严重影响,还会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脱发会让患者在社交场合缺乏自信,影响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长期的焦虑和自卑心理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等。而且,随着病情的发展,毛囊萎缩程度会逐渐加重,治疗难度也会增大,甚至可能导致永久性脱发。
雄激素性脱发患者的注意事项
- 在治疗期间,患者要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对于男性患者,口服非那雄胺制剂可以抑制体内雄激素向双氢睾酮的转化,减少双氢睾酮对毛囊的损伤,但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如性欲减退等,患者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 在饮食方面,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甜食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皮脂腺分泌,加重脱发。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坚果、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为头发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同时要注意头发的护理,选择温和的洗发水,避免频繁烫染头发,减少对头发和毛囊的损伤。如果在治疗过程中症状没有缓解或出现新的症状,如头皮红肿、疼痛等,应立即就医,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