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公立医院DRG付费与绩效考核怎样结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公立医院DRG付费与绩效考核怎样结合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ihr360.com/hrnews/202502271568.html

2025年,随着DRG付费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将其与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有效结合,成为医院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DRG付费的基本原理、绩效考核的核心指标,并探讨两者结合的关键点和面临的挑战。

DRG付费的基本原理与实施步骤

基本原理: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是一种基于病种分类的医保支付模式,通过将临床过程相似、资源消耗相近的疾病归入同一组,并设定固定支付标准,推动医院控本增效。2025年,国家医保局进一步优化了DRG分组规则,新增了“AI辅助分组算法”,提升了分组的精确度与动态调整能力。

实施步骤

  1. 数据标准化:医院需统一病案首页编码(如ICD-10、ICD-9-CM-3),确保诊断与手术操作数据准确。
  2. 分组与权重测算:结合本地实际,利用DRG分组器完成病例分组,并通过历史数据计算各组的权重系数。
  3. 预算分配与结算:医保部门按DRG组别向医院预付费用,超支部分由医院承担,结余部分可留用。

案例:某三甲医院通过引入AI质控系统,将病案首页错误率从15%降至3%,DRG入组率提升至98%,显著减少医保拒付风险。

绩效考核的核心指标与评估方法

2025年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已形成“质量-效率-成本”三维框架:

  1. 质量指标
  • 并发症发生率、再入院率(如术后30天内非计划再入院率≤5%)。
  • 患者满意度(通过移动端实时采集,权重占比提升至20%)。
  1. 效率指标
  • 平均住院日(目标值≤6.5天)、床位周转率。
  1. 成本指标
  • 单病种成本偏离度(如DRG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控制在±10%以内)。

评估方法:采用动态排名制,结合DRG绩效分析平台,按月生成科室对标报告,并纳入年度KPI考核。

DRG付费与绩效考核的结合点分析

两者结合的关键在于“数据驱动管理闭环”

  • 正向激励:若科室DRG成本低于标准且质量达标,绩效奖金上浮10%-15%。
  • 风险共担:超支成本按比例从科室绩效中扣除,倒逼临床路径优化。
  • 动态调整:2025年部分医院试点“DRG绩效系数动态算法”,根据病种难度系数(如CMI值)调整考核权重,避免“推诿重症患者”现象。

案例:某医院心血管内科通过优化支架采购流程(集中议价+国产替代),将DRG组成本降低12%,同时绩效排名从第8位跃升至第2位。

不同科室在DRG付费下的绩效管理挑战

外科系

  • 挑战:高值耗材成本占比高(如骨科关节假体占DRG组成本的40%),控费压力大。
  • 对策:推行“耗材使用审批制”,结合术式标准化(如微创手术占比≥70%)。

内科系

  • 挑战:慢性病住院周期长,易触发DRG超支。
  • 对策:建立“门诊-住院-康复”一体化管理模式,缩短住院日。

潜在问题:数据质量与系统支持不足

数据质量痛点

  • 病案首页填写错误(如主要诊断选择不当)导致DRG分组偏差。
  • 成本核算颗粒度粗(如无法精确到单台手术的耗材消耗)。

系统支持短板

  • HIS、HRP、绩效系统数据孤岛,无法实时联动分析。
  • 缺乏DRG模拟推演工具,难以预判政策调整影响。

解决方案:优化流程与提升信息化水平

流程优化

  • 建立“临床-编码-财务”跨部门协作机制,每月召开DRG绩效分析会。
  • 推行标准化临床路径(2025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第二批200个病种路径)。

信息化升级

  • 部署一体化HR数字化平台(如利唐i人事),整合绩效、成本、排班模块,实现DRG数据自动抓取与可视化分析。
  • 引入AI预警系统:实时监控科室DRG成本偏离度,推送预警至科主任手机端。

利唐i人事应用场景:某大型医院通过利唐i人事的“绩效管理模块”,将DRG考核指标嵌入科室目标卡,系统自动抓取HIS数据并生成绩效报告,管理效率提升40%。

结语

2025年,DRG付费与绩效考核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通过强化数据治理、优化流程设计、引入智能化工具(如利唐i人事),医院可逐步构建“质量为本、效率优先、成本可控”的新型运营模式,最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