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和十四阿哥是亲兄弟,为何却和同父异母的十三阿哥最亲?
雍正和十四阿哥是亲兄弟,为何却和同父异母的十三阿哥最亲?
雍正皇帝与他的兄弟们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其中最令人称道的莫过于他与同父异母的十三弟胤祥之间的深厚情谊。雍正与胤祥之间的故事,展现了清朝宫廷中难得的兄弟情谊,也体现了胤祥在雍正朝政中的重要贡献。
雍正皇帝的生母乌雅氏在雍正出生满月后就被送走,因此雍正与生母并不亲近。而乌雅氏后来又生下了十四阿哥胤禵,这导致雍正与胤禵的关系疏远。雍正为人稳重,而胤禵才华横溢,两人都有争夺皇位的机会,这使得他们的关系几乎破裂。乌雅氏甚至站在了胤禵一边,即使在雍正登基后尊她为太后,她也不领情。
相比之下,雍正与十三弟胤祥的关系却十分亲密。胤祥出生时,雍正已经十岁,由于清朝对皇子教育严格,雍正已经有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在胤祥成长的过程中,雍正成为了他的“监护人”和启蒙老师。雍正回忆说:“忆昔幼龄,趋侍庭闱,晨夕聚处。”这表明两人朝夕相处,感情深厚。
在“九子夺嫡”的过程中,胤祥虽然因卷入包庇太子的案件被囚禁,但他的才华和忠诚赢得了雍正的信任。胤祥身体不好,失去了角逐皇位的资格,但他的实力不容小觑。雍正即位后,重用了胤祥,封他为和硕怡亲王,并给予“铁帽子王”的地位,世袭罔替。
胤祥是一个典型的“工作狂”,他不仅没有仗着皇帝的信任而骄傲跋扈,反而是对众人十分和善。他处理康熙晚年出现的国家财政问题,只用了三年的时间。雍正多次公开对弟弟胤祥表示感谢,当时的人无不知道雍正和胤祥的关系好到不行。
然而,正是这种“工作狂”的精神,耗尽了胤祥的身体。在雍正四年起,胤祥的工作重心放到了处理民间事务上,经常带着手下离开京城进行巡访工作。他翻山越岭,深入民间,经常工作到半夜,一天只吃一顿饭。在处理水利问题时,胤祥倒在了工作第一线上,于雍正八年逝世。
雍正对于弟弟的逝世感到无比痛苦,在此之前,雍正也曾劝胤祥适当休息,但是胤祥为了朝廷还是不舍昼夜,毫不夸张地讲,胤祥的生命一大半,都是奉献给了雍正。
在胤祥逝世后,雍正命胤祥的儿子弘晓继承怡亲王之位,并且颁布“世袭罔替”的诏令:“吾弟之子弘晓,著袭封怡亲王,世世相承,永远弗替。凡朕加于吾弟之恩典,后代子孙不得任意稍减。”这个便是“铁帽子”王爷的标志,可见雍正给了胤祥一脉足够的优待,这也体现了雍正和胤祥之间的深厚感情。
总的来说,怡亲王胤祥的后代过得都算非常不错,因为胤祥的付出,胤祥一脉成为了雍正一脉十分看重的心腹,而后世咸丰皇帝时期,则是爱新觉罗·载垣被百般重视,载垣后来还成为了咸丰的顾命大臣,受命辅佐同治皇帝。
但也是怡亲王载垣,因为顾命大臣这个极高的身份和地位,也因为政治对手是奕以及慈禧、慈安太后,在“辛酉政变”后,载垣被除掉了怡亲王的爵位,这是胤祥一脉的爵位第一次出现巨大变故的政治事件,而载垣本人也因为权柄极重而被赐死自尽。
不过载垣也只能算是斗争失败的一种正常结果,总的来说,胤祥的后人在清朝一直都过得非常不错,除去变故不说,胤祥的后人也和他一样,忠诚于大清,也在大清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