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置换术后皮肤青紫?康复科有妙招
关节置换术后皮肤青紫?康复科有妙招
关节置换手术是众多骨关节疾病患者的福音,它能有效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让患者重获行走的自由。然而,手术后出现皮肤青紫等淤血现象是常见的术后反应,患者无需过度担忧。通过科学的康复方法和专业指导,可以有效促进恢复。
关节置换术,作为一项精密复杂的外科操作,不可避免地涉及切开皮肤、剥离组织及骨骼操作,这一过程中,周围的微小血管——毛细血管易受损伤。受损的血管会导致血液渗出至周围组织间隙,形成我们所见的淤血现象。
此外,术后常规使用的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或低分子肝素,虽能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但同时也延缓了血液凝固过程,间接促进了皮下淤血的形成。患者自身的凝血功能、术前用药以及术后康复情况等也会影响淤血的发生。
因此,淤血在一定范围内被视为手术后的正常反应,患者无需过度担忧;采取恰当的处理措施、科学面对术后淤血,可有效促进恢复。
淤青的康复治疗
预防为主:包括术前全面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合理使用抗凝药物、优化手术操作等。
高危人群的重点关注:在进行关节置换术后,一些患者更容易出现淤血的情况。这些高危人群通常包括老年人、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以及术中出血较多的患者。对这类患者除了术前的病史采集、常规检查之外,术后查房及护理还需特别关注。
保持正确姿势:术后遵循医嘱,保持膝关节伸直的基础上可以适当抬高肢体,加速组织液、淋巴液回流。适当调整体位,避免长时间同一姿势压迫手术部位,减少血液积聚。
中医外治: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等理论基础,外敷含活血化淤等功效药物,如伤科黑药膏。取适量大小均匀涂抹在青紫部位,用纱布包裹着,静止2小时候后用纸巾擦拭掉即可。
红光治疗:红光治疗是可见光疗法的一种,有消炎、止痛、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改善人体微循环障碍,治疗时注意眼睛不能直视光源。
肌内效贴扎:肌内效贴是一种将有弹性的胶布贴于体表以达到保护肌肉骨骼系统、促进运动功能的非侵入性治疗技术,具有改善局部循环、促进淋巴回流、消除软组织肿胀及疼痛、增加本体感觉、放松或促进软组织活动等作用,文献显示,早期及时运用肌内效贴,能够有效地消除肿胀、缓解疼痛,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营养支持: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K的食物摄入,如绿叶蔬菜、柑橘类水果等,以增强血管弹性和促进凝血因子合成。
适度活动:根据康复计划,适时进行物理治疗和功能性锻炼,加强肌肉泵作用,促进淋巴循环,加速淤血吸收。
观察与沟通:密切观察淤血区域的变化,如颜色、范围有无扩大,伴有异常疼痛或肿胀加剧时,应及时与医疗团队沟通。
在术后早期,患者应密切关注手术部位的情况,一旦发现淤血迹象,应及时告知医生。医生会对淤血进行评估和处理,如采用药物治疗、局部冷敷等措施。同时,患者也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避免过度活动或剧烈运动,以免加重淤血。
加速外科康复小组简介
加速外科康复理念旨在通过多途径、多模式的方法来减少手术的创伤和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使患者最大限度、最高效地恢复功能活动。
服务范畴:
- 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置换翻新术后、关节镜术后和普外术后的并发症预防;
- 围手术期及术后疼痛管理;
- 长期制动导致的肌肉萎缩、关节粘连;
- 骨折术后骨愈合缓慢、骨不连。
特色治疗:
- 通过冲击波、电刺激、蜡疗等物理因子疗法解决疼痛问题;
- 通过全身肌力训练,悬吊训练,耐力训练,平衡训练等解决废用性肌萎缩;
- 通过手法松解和肌骨超声下的关节松动术解决关节活动障碍;
- 通过淋巴引流手法等解决肢体肿胀、淋巴回流障碍、压疮等问题;
- 通过冲击波治疗、超声治疗解决骨愈合缓慢、骨不连等问题;
- 通过瘢痕松解手法、腹部筋膜松解术解决便秘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