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动作系列-哑铃侧平举
健身动作系列-哑铃侧平举
哑铃侧平举是所有练肩动作中对三角肌中束刺激最强的。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哑铃侧平举这一健身动作,从三角肌的解剖结构入手,解释了三角肌中束的重要性,并详细描述了哑铃侧平举的动作要领、注意事项以及相关变体动作。
哑铃
侧平举
三角肌
三角肌是构成肩部轮廓的主要肌肉,是肩部的表层肌肉,发达的三角肌形状上凸出上臂,酷似虎头,威猛刚劲,俗称“虎头肌”,因而是增肌、塑形必练肌肉。
三角肌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前束起自锁骨的外侧段,中束起自肩峰,后束起自肩胛冈,肌束逐渐向外下方集中,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
三角肌前束主要充当上臂的屈肌,也可使肩关节内旋和水平内收,无论是向前推,如杠铃卧推,还是举起重物,如前平举,三角肌前束都会参与。
三角肌后束主要充当上臂的伸肌,也可使肩关节外旋和水平外展,因此三角肌前、后束在功能上拮抗。三角肌后束对纠正体态很重要。
三角肌中束的主要功能是外展,前后束会同时辅助,冈上肌也会协同,但冈上肌主要负责0-30度的外展。
实际健身锻炼过程中,三角肌前束往往是过度训练的,因为三角肌前束会主动参与到人体推(无论是水平推还是垂直推)的运动模式中,凡是练胸的时候,三角肌前束都会参与进来;而三角肌后束在练背的时候,特别是上背的时候也会参与进行;反倒是三角肌中束往往锻炼的最少,而且最常采用的肩部训练动作杠铃/哑铃推肩,可能很多人以为是加强三角肌中束,实际上它对三角肌前束的刺激更强,如下图:
实验分析,哑铃侧平举是所有练肩动作中对三角肌中束刺激最强的。
哑铃侧平举是一个相对孤立的训练动作,不适合大重量,可以采用站姿或者坐姿,采用坐姿时,身体更容易保持稳定,减少借力,避免依赖惯性,对三角肌中束训练也更孤立。此外也可以利用绳索架进行侧平常,日常可以采用弹力带来进行。下面以站姿哑铃侧平举为基础进行介绍。
【注】多年前曾经介绍过哑铃侧平举,回头再看,作为一个基础的肩部训练动作,介绍的实在是简单草率。
目标肌肉
三角肌(中束)
协同肌肉
三角肌(前束)、冈上肌、斜方肌、前锯肌、三角肌(后束)
初始位置
脚与肩同宽,站立,两手各持一个哑铃,垂于身体两侧,手掌朝向自己。
动作过程
1、保持肘部微曲,呼气时将手臂向身体两侧抬起,直到达到肩部高度;
2、维持2-3秒;
3、吸气,慢慢地有控制的放下哑铃至初始位置;
4、按规定的次数重复。
注
意
事
项
1、收紧核心,沉肩收背,脊柱保持在中立位,动作过程中躯干保护稳定,身体不要起伏借力,也不要摆起臂,借助惯性。
只有胳膊在动,不要耸肩。
2、以肘带动手臂将哑铃向两侧展开抬起,注重三角肌中束的发力。
3、建议手臂保持在自然的肩胛面(如下图:从顶视图来看,手臂与身体的夹角在15-30度),将哑铃从身体两侧抬起,这样可以减少肩峰撞击的风险。
注意:每个人的身体构造不同,肩关节的灵活度也不同,建议调整为适合自己的三角肌中束发力的最佳手臂位置。
4、动作过程中,手臂打开,不要向前屈,手臂越向前,三角肌前束参与得越多,注意动作不要变成前平举;
5、可以通过下面几个细节调整,增强哑铃侧平举时三角肌中束的刺激:
01
手臂尽可能向两侧伸展,从杠杆原理可知,重量离身体越远,即使是采用轻重量,动作也会很费力。
02
双手握哑铃时,大拇指抵着哑铃把手的前壁,手握着哑铃的前半部,这样在抬起过程中,会迫使手臂前旋,更好的刺激三角肌中束:
03
侧平举过程中,将手臂尽可能向两侧打开抬起,哑铃的运动轨迹呈弧线,想象着三角肌中束的外侧向肩部收缩,:
04
在不引起肩部不适的前提下,在将哑铃抬起的过程中,手臂稍稍内旋,即小拇指稍稍高于大拇指,仿佛倒水,这样可以更侧重三角肌中束,减少三角肌前束的参与;放下哑铃的过程中,慢慢放下,使得三角肌中束持续受力:
05
考虑到冈上肌主要负责肩外展的开始阶段,因此可以斜倾身体,进行单臂侧平举,加强三角肌中束的发力:
6、循序渐近的增加重量。这个动作不适合大重量,动作容易变型,建议采用中轻重量多次数(10次以上)来做,确保动作规范,保持肌肉与神经的联系。并且在一组完成的情况下,不妨再多做几个甚至变形的侧平举,使得三角肌中束获得足够的张力刺激。
7、哑铃侧平举也可以采用坐姿,对三角肌中束的训练更孤立。
类似动作
绳索侧平举
这也是加强三角肌中束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动作,进行哑铃前平举时,哑铃在身体两侧沿圆弧向上抬起,在底部时三角肌中束受力最小,在顶峰受力最大,采用绳索则可以使得三角肌中束持续受力。如下图可以微调姿势,使得三角肌中束尽可能多的受力。
弹力带侧平举
日常居家可以采用弹力带进行侧平举,可以双臂同时进行,也可能单侧轮流进行。
壶铃侧平举
采用壶铃替代哑铃来做侧平举,由于重量分配的不同,壶铃把手轻于铃体,可以更好体验以肘带动侧平举抬起重物的感觉,更易于驱使肩部发力,来掌握正确的动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