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新能源工程与科学专业详解 聚焦绿色能源技术前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新能源工程与科学专业详解 聚焦绿色能源技术前沿

引用
1
来源
1.
https://zhaosheng58.com/zhuanye-rm/12274804.html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引领绿色能源技术发展的关键学科,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将详细介绍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特色以及就业前景,为有志于投身新能源领域的学子提供全面的参考指南。

专业概述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涵盖了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核能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内容。其专业面宽广,旨在为新能源产业培育和输送高质量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这一人才培养方向与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人才需求特点高度契合。该专业以热工、机械科学理论、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应用理论为根基,将计算机及控制技术作为重要工具,使学生具备可再生能源与新型能源高效利用的专业知识与应用技术。毕业生能够在新能源工程领域承担设计、运行管理、技术开发、科学技术教育与教学等工作,并且富有社会责任感,拥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和竞争意识。

人才培养目标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秉持德育为先、知识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围绕双碳目标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致力于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这些人才应具有良好的国际视野、创新意识与竞争精神,系统掌握能源动力类专业基础理论,具备风能、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高效转换利用的专业知识,从而能够在新能源、传统能源、动力工程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运行维护、项目管理等工作。

专业特色

办学积淀深厚

以长沙理工大学为例,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开办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原风能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是全国最早开办该专业的学校之一。2011年获评为湖南省特色专业,成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全国排名前10%,形成了独特的专业育人文化,是中南地区培养新能源领域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教学平台先进

众多高校依托能源系统与动力工程国家实践教学中心、电力生产与控制国家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可再生能源电力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能源高效清洁利用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平台,深化产教融合,构建起集实习、实训与创新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化教学平台。

创新教育体系完善

注重学生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和精选课程内容,实现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工程素养的相互渗透,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理论课程与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同时,深化产教融合,促使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与现实工程需求高度协同。

课程设置

专业基础课

包括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新能源与环境、能源化学、新能源材料、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Python程序设计基础、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C等。

专业核心课

风力发电原理、风电机组设计与制造、风电场电气工程、风力机空气动力学、风资源测量与评估、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风电机组控制与优化运行、新能源测试技术、新能源电力电子技术、新能源经济与管理、AutoCAD工程绘图、储能原理与技术、光伏发电原理与应用、太阳能热利用原理与应用、风电机组液压系统、动力机械强度学、风电场建模与仿真、工程材料、风电机组计算机辅助设计、风力机组机电传动与控制、风力机组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氢能与燃料电池、大数据与智慧新能源、继电保护原理、新能源电路仿真等。

实践课程

有新能源认识实习、新能源综合实验、风力发电原理课程设计、风电场电气工程课程设计、风电机组设计与制造课程设计、风电场仿真实习、检修实习、风电机组控制与优化运行课程设计、新能源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师资队伍与专业建设成效

各高校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拥有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如部分高校专任教师数量充足,其中教授、副教授占一定比例,且多数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还有留学归国人员。师资队伍中不乏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等高层次人才。在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包括在科技竞赛中获奖等。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为推动全球绿色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着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技术支持,其前景十分广阔。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