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雅安女娲雕像:一位创世女神的千年变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雅安女娲雕像:一位创世女神的千年变迁

引用
搜狐
11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55317009_121123831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066835
3.
http://sino.newdu.com/m/view.php?aid=94961
4.
http://www.cqkaogu.com/gzdt/6661.jhtml
5.
https://wxy.bnu.edu.cn/cgsd/ecc9a4f458bc41f1b427d54220b8302e.html
6.
http://www.yaanwl.com/news/show/419640.html
7.
https://news.beiww.com/yayw1763/202407/t20240714_1233880.html
8.
https://hunan.voc.com.cn/news/202501/27352112.html
9.
http://m.3233.cn/n/5972-175293.html
10.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3/t20240301_5736102.shtml
11.
https://oldmyth.fandom.com/zh/wiki/%E5%A5%B3%E5%A8%B2?variant=zh

清晨,雨后的青衣江上烟雨迷蒙,山色含黛。江水中屹立着一座28米高的女性雕塑,她双手托举着石头,身姿翩跹、洁白如玉。在她身后,形如“雅鸟展翅”的建筑更衬托出这位“女神”的风姿。这位“女神”,正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女娲。

这座位于四川省雅安市青衣江上的女娲雕像,不仅是雅安人民对这位创世女神的崇敬象征,更是中国女娲文化传承的重要见证。通过这座雕像,我们可以窥见女娲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的形象变迁,以及她如何从一个神秘的创世女神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

01

从“人首蛇身”到“完全人形”:女娲形象的历史演变

女娲最早的形象是“人首蛇身”,这一形象在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文选·王延寿》曰:“伏羲鳞身,女娲蛇躯。”《后汉书·人表考》卷二引《春秋世普》曰:“华胥生男子为伏羲,生女子为女娲。”这些记载都表明,在先秦及汉代时期,女娲常以“人首蛇身”的形象出现,且经常与伏羲一起作为创世神明出现。

这种“人首蛇身”的形象并非偶然,而是反映了古人对蛇的图腾崇拜。蛇因其强大的繁殖能力和神秘的生命力而被古人视为生殖崇拜的象征。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地区出土的《伏羲女娲图绢画》中,伏羲手执曲尺,女娲手执圆规,两人交尾而立,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这种古老的崇拜。值得注意的是,这幅图中的蛇尾缠绕与人类的DNA双螺旋结构惊人地相似,不禁让人感叹古人对生命奥秘的深刻认知。

汉代以后,随着儒家思想的兴起和男权社会的巩固,女娲的形象开始发生变化。她逐渐从独立的创世女神转变为伏羲的妹妹或妻子,创世神话也被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所取代。这一转变在考古发现中得到了印证:从汉代到隋唐,伏羲女娲的图像大量出现,但到了宋代以后,这种图像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女娲的完全人形化形象。

02

从自然崇拜到人文始祖:女娲神话的演变

女娲不仅是创世女神,更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她的神话故事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生命和文明起源的思考。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女娲造人”和“女娲补天”的传说。

关于女娲造人的传说,最早的记载见于《风俗通》:“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凡庸者,絙人也。”这个故事不仅解释了人类的起源,还暗含了古人对社会等级的朴素认识。

而女娲补天的传说则展现了她作为救世主的形象。《淮南子·览冥训》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灾害的恐惧和对拯救者的渴望。

03

女娲文化的当代传承

尽管时光荏苒,女娲文化依然在中国大地上生生不息。雅安的女娲雕像就是这一文化传承的重要见证。这座雕像不仅展现了女娲补天的壮丽形象,更凝结了雅安人民对这位创世女神的崇敬之情。

更为重要的是,女娲文化已经深深融入了雅安的地域文化之中。由女娲文化拓展出的“三雅文化”(雅雨、雅女、雅鱼),已然成为了雅安这方水土的烙印和名片。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慕名而来,感受这位创世女神的神圣魅力。

正如学者杨利慧所言,女娲不仅仅存在于古代文献里,她还活在生动的现实里,活在人们的口头上、行为中和观念里。从远古神话到当代文化,女娲的形象和故事经历了数千年沧桑,却依然熠熠生辉,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文化价值。

女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是史前文明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已经开展的中国史前文明探源的重要研究对象。在雅安,28米高的“女娲补天”雕像,凝结着雅安人对女娲的崇敬,更是淳朴人民对自然的敬意。由女娲文化拓展出的“三雅文化”(雅雨、雅女、雅鱼),已然成为了雅安这方水土的烙印和名片。雅安的“女娲文化”和“三雅文化”,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八方来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