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500年,还是1000年?海南黄花梨成材周期深度解析
100年,500年,还是1000年?海南黄花梨成材周期深度解析
海南黄花梨,这种被誉为世界上最珍贵的木材之一,究竟需要多久才能成材?从明代文人的钟爱到如今的稀缺珍品,海南黄花梨的生长周期和珍贵性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探讨这一问题,揭示海南黄花梨的独特魅力。
黄花梨颜色温暖,深受明代文人的喜爱,到明末,黄花梨被大量砍伐。由于其生长周期长,材料获取难度大,目前市场上海南黄花梨的新材料基本已经消失。所谓的黄花梨大多是从缅甸等东南亚国家进口的梨木或香枝木,价格同样昂贵。
海南黄花梨是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珍贵木材,尤其是稀缺的旧材料来源。据从事海黄材料分销的海南商人介绍,近年来,海南黄花梨野生林老材料每年从海南民间村庄收集约3000至4000公斤。
一些海黄老材料被明清两代砍伐,由民间家具留下,作为传家宝保存至今。然而,近十年来,由于市场一路上涨,保留海南黄花梨老材料的人们无法承受高市场价格的诱惑。他们把家中的海南黄花梨传家宝材料,以及明清时期用来盖房子的一些海黄材料拆除,换成现金。近年来,这种情况尤为突出,形成了一木难求的局面。由于材料来源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市场每年都在以倍数上涨,供应远低于需求,这是不可避免的市场事实。
黄花梨之所以昂贵,也与其漫长的成品期有关。为了制作这样一种黄花梨原料,估计成品期超过800年,甚至数千年。黄花梨家具生产自明朝以来,黄金时代是清朝至乾隆的100多年。到达嘉庆后,由于黄花梨木材的急剧减少和濒临灭绝,几乎不再生产。
我们都知道黄花梨是珍贵的,因为它是稀缺的;因为它生长时间太长,需要500年才能成为一种材料。
在这漫长的几百年里,黄花梨树发生了什么变化?从种子落地,生根发芽,小树苗开始茁壮成长;直到有一天,一种深色的木材从树心开始生长,这就是心材的形成。从那时起,黄花梨的成品之路开始了。
这是海南黄花梨的标本,直径约9厘米。中间筷子厚度的棕色区域是心材。树的最外层是树皮,树皮和心材之间的大面积浅白色部分是边材。
随着树木的生长,边材不断吸收营养,靠近心材的部分逐渐转化为深色心材;心材越来越多,边材越来越少。这种交替转化是黄花梨的成分过程。我们现在看到的黄花梨木器,从佛珠手镯到桌椅板凳,都是中央棕色心材做的,旁边的白色边材不能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