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科场舞弊案破坏的是公平,堵塞的是平民子弟的上升渠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科场舞弊案破坏的是公平,堵塞的是平民子弟的上升渠道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D3D3KRR05568ZSJ.html

在科举制度下,考试作弊一直是难以根除的问题。从隋唐时期开始,各种作弊和舞弊行为屡禁不止。其中,康熙年间的"辛卯科场案"尤为轰动,这起案件不仅揭示了科举制度下的腐败现象,更反映了社会公平与平民子弟上升渠道被堵塞的深刻问题。

就像黑夜和白昼一样,有些东西,生来就是如影随形的,比如考试和作弊。自隋唐开科举以来,各式各样的作弊和舞弊屡禁不止。比如有清一朝,著名的科场舞弊案就有三起。其中最轰动、最曲折的,当属康熙年间的"辛卯科场案"。尽管论人头落地的数量,以及牵涉到的最高官员的级别,这个案子都算不上第一。但这起科场舞弊案却依旧很有代表性,那就是一个看似简单的舞弊行为背后,是一连串的利益链,以及触目惊心的腐败链。

话说康熙五十年,是农历辛卯年,公历1711年。

这一年的九月初九,是江南乡试放榜的日子。那一天,在江南贡院的门外,围的都是前来看榜的考生。

然而,榜单张贴出来没多久,人群就炸窝了。

为什么?因为大家发现中榜名单里的人,大多是扬州有钱的盐商子弟或官宦之后,尤其是其中叫吴泌和程光奎的,是远近闻名的纨绔子弟,不学无术,大字不识几个,这次居然金榜题名。

1000多名考生很快就聚集到了江宁府学和江南贡院门前,开始了一场宣泄不满情绪的"行为艺术秀"。

有人把"贡院"两个字用白纸遮掉一部分,远看成了"卖完"("贡"的繁体字"貢"与"卖"的繁体字"賣"相近),讽刺这次考试背后有金钱交易。

有人把五路财神抬到了府学明伦堂的孔子像面前,讽刺这次考试"唯财是举"。

有人当场作了讽刺打油诗:"能行五者是门生,贿赂功名在此行。"(这次考试的第一道题目就是《论语》里孔子说的"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原指恭、宽、信、敏、惠,考生用来指金子、银子、珠子、古玩、绸缎。)

而更多的人,将各种对联贴满府学的大门口,其中有一副对联相当出彩:"左丘明两眼无珠,赵子龙一身是胆。"

因为这次乡试的主考官叫左必蕃,副主考官叫赵晋。左丘明是写《左氏春秋》的,相传双目失明,而主考官左必蕃据说也有眼疾,阅卷工作多交于副主考官赵晋。之所以说赵晋是"一身是胆"的赵子龙,自然是讽刺他敢收取贿赂,明目张胆舞弊。

考生质疑考试不公,主副考官先被揪出来,这也是必然的。

接到相关举报后,最高统治者康熙不敢怠慢,立马派人调查处理。

总的说来,这个案子并不复杂,简单审理就能调查清楚。和所有类似案件一样,难就难在涉及到很多官员,其中还有站队、派别、幕后大佬等因素,所以迟迟定不下了。这么说吧,这件科场舞弊案,拖延一年半之久,朝廷先后派出两个钦差大臣,最后还是康熙亲自出马才算搞定。其中情节之曲折,内幕之复杂,这里就不细说了。最终判决结果是:

涉案考生吴泌绞刑,涉案考生程光奎绞监候,涉案考官及道府县级官员赵晋、方名、王曰俞斩立决,涉案考官左必蕃革职,江苏巡抚张伯行革职留任,两江总督噶礼革职

自隋唐开科举以来,统治阶级碰到科场舞弊案,是有一个打一个的,这次当然也不例外。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也会有各种妥协和退让,但总的态度和原则是不变的,甚至要有几颗人头落地,杀一儆百,不然不足以平民愤。

为什么?

因为科考舞弊不是简单的舞弊,是所有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通路被堵的问题,而且还是被人用不公平的手段堵住的。

人不怕穷,不怕苦,但怕的是意识到再努力也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怕的是连他们认为最公平的机会其实都是不公平的。

进一步讲,当一个社会到了流动渠道被堵塞,上升管道被堵死,下层民众、平民子弟,无论怎么努力,怎么挣扎都无法改变自身的命运的时候,随之而来要发生的事及后果,恐怕谁也无法预测。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