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最后一定会变肝癌吗?如何降低肝癌发生风险?
乙肝最后一定会变肝癌吗?如何降低肝癌发生风险?
在我国,大部分的肝癌患者都曾经患有乙肝,导致不少人谈起乙肝就过分担忧,甚至会认为得了乙肝就等同于肝癌,这是一种十分片面的错误认知。实际上,即便得了乙肝,只要接受正规的抗病毒治疗,肝癌的发生风险就可以有效降低。
近日,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肝病科李嘉主任医师,携手全国健康节目金牌主持人林欣,在医联媒体直播间与广大网友深入探讨了乙肝患者如何降低肝癌发生的风险,这次直播旨在为广大患者和关心健康的朋友们科普乙肝诊治的相关知识。
超八成肝癌由乙肝引起 未经治疗癌变风险剧增
肝癌通常是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导致肝硬化的主要因素是乙肝、丙肝、酒精性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在我国,83%的肝癌都是由乙肝引起,没有经过抗病毒治疗的乙肝,5年大约有12%到25%的几率发展成肝硬化。这部分肝硬化人群如果不治疗,5年大约会有6%到15%的几率进展成肝癌。当然,大家也不必特别紧张,得了乙肝不一定就跟肝癌划等号,只不过这类人群相比普通人更容易得肝癌。李嘉主任医师又继续补充,其他肝癌的高风险因素,还包括以下几个:
- 男性发生肝癌几率高于女性
- 年龄增长,发生肝癌的风险也会增长
- 肝功能持续异常或者病毒量持续升高
- 肝癌家族史
通过对这些高危因素综合评估,目的是帮助高危人群提高自己的意识,在了解相对的风险以后,能够积极、及时定期去做肝癌早期筛查。另外,虽然性别、年龄、家族史我们无法改变,但是病毒载量以及肝功能可以通过治疗改善,从而减少肝癌发生的风险。
当心肝脏“伪装” 肝功能正常也要抗病毒治疗
乙肝患者想要降低肝癌风险,必须要接受正规抗病毒治疗。但是在临床当中,很多病人觉得没不舒服,或者肝功能显示正常,以为就不需要治疗了,这是极其错误的想法。因为有一些肝硬化甚至肝癌患者,肝功能可以完全正常,所以必须要进一步完善自身检查,确定你到底需不需要抗病毒治疗。在直播室里,网友很关心什么情况下需要抗病毒治疗,李嘉主任医师提醒,只要HBV DNA阳性,ALT持续异常且排除是其他原因导致,就必须抗病毒治疗。对于血清HBV DNA阳性,无论ALT水平高低,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同样建议治疗:
- 年龄大于30岁
- 有乙型肝炎肝硬化或者肝癌家族史
- 无创指标或者肝组织学检查,提示肝脏存在炎症或纤维化
乙肝抗病毒治疗要选对药 联合用药降低肝癌发生率
2022年版的中国慢乙肝防治指南推荐药物包括口服核苷类药、长效干扰素两大类,其中口服药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替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和艾米替诺福韦,这四种药都是目前的一线用药。李嘉主任医师还强调,目前还有好多病人仍在使用的拉米夫定、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应该替换掉,因为新指南的药物不仅拥有强效低耐药的特点,而且长期使用更安全。对于部分符合条件的优势人群,建议联合长效干扰素一起治疗,能够为患者带来以下几种好处:
- 争取让大三阳变成小三阳
- 让表面抗原越来越低,甚至于清除
- 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
口服核苷类药物每天一次,而长效干扰素每周注射一次,任何单一使用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不建议轻易自行停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判断是否能够联合用药,加强抗病毒的作用,从而减少肝癌的发生。肝癌虽然是十分凶险的恶性肿瘤,然而只要能够控制好病因,是完全能够降低甚至避免癌变的发生。关键是做到规范抗病毒治疗,有条件的患者可以追求临床治愈,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糖尿病、肥胖等致病因素的出现,定期返诊复查,多管齐下才能真正远离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