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海药:经营困境与资金占用难题交织
海南海药:经营困境与资金占用难题交织
海南海药近期陷入了一系列的财务和合规问题,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4月份以来,海南海药先是因未在2018至2022年年报中披露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事项,而受到海南证监局的行政处罚,随后又因年报披露延迟和业绩不佳,引发了深交所的问询。年报显示,海南海药的业绩连续五年下滑,营业收入从2019年的24.45亿元下降至2023年的14.79亿元,累计亏损额达到了惊人的34.59亿元,这不仅反映了公司在医药行业的艰难处境,也暴露了其内部管理的诸多问题。
更令投资者担忧的是,海南海药与关联方重庆赛诺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庆赛诺)和重庆金赛医药有限公司(重庆金赛)之间的非经营性资金占用问题。从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海南海药及其子公司与这两家公司发生了频繁的资金往来,涉及金额高达7.48亿元,其中重庆赛诺占用3.00亿元,重庆金赛占用4.48亿元。截至2023年末,仍有1.87亿元资金占用尚未偿还,双方正在积极协商以资抵债的方案,以期解决这一遗留问题。
海南海药的业绩颓势和资金占用问题并非偶然,而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外部环境看,国家药品集采政策的实施,尤其是注射用头孢西丁钠纳入国家第八批集采后,海南海药的销量受到明显冲击,直接影响了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同时,原料药、中间体以及肠胃类药品的市场需求波动,加之子公司江苏汉阔的技术改造停产,都对海南海药的销售造成了不利影响。从内部管理角度看,海南海药在信息披露、财务管理和资产运营上存在明显疏漏,这些问题在面对外部挑战时变得更加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海南海药在年报问询函回复中表示,公司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业绩下滑和资金占用问题。在资产减值和融资担保费用方面,海南海药遵循了谨慎性原则,计提了相应的减值准备和担保费用,以反映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对于资金占用问题,海南海药与重庆赛诺达成协议,以现金或资产抵偿的方式逐步解决。截至目前,已收回部分款项,并计划用重庆赛诺持有的复方红豆杉胶囊药品批文、市场渠道及部分产品抵偿剩余欠款,这一过程正在按照药品监管程序推进。
然而,海南海药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一方面,公司需要继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在药品集采政策下寻找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海南海药必须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信息披露质量,重建投资者信心。对于资金占用问题,除了与重庆赛诺的协议,海南海药还需确保所有流程合法合规,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