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经典作家专刊——老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经典作家专刊——老舍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9/c404064-40330383.html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自1921年5月发表短篇小说《她的失败》起,开始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今年适逢老舍诞辰125周年,也是他的长篇小说《牛天赐传》创作发表90周年、《四世同堂》第一部《惶惑》创作发表80周年,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位文学巨匠的生平与创作。



把自己放在大时代中,写出真滋味

——老舍及其文学创作的精神境界

老舍来自城市底层社会,平民阶层,却主张温和的社会改良,而非激进的社会革命,属于现代社会变革的中间派。他拥有深沉的满族情结,又继承浓厚的儒家传统,却不是纯粹的思想家,而是社会实践派。他做事做人、观物论理,真诚而执着,明晰而通透,虽不乏思想矛盾和情感痛苦,但隐忍而担责。他的文学创作极具个性风格,如思想启蒙主题、文化批判视角、悲悯情怀与幽默艺术等,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艺术世界。

学术界曾对现代文学史上“鲁郭茅巴老曹”的排位有过争论,将老舍定位在文学大师或文学大家之列,毫无异议,只是在具体论述之中,常将“鲁郭茅”置于博大高深,谈及“巴老曹”则偏于特点和个性。作为伟大作家的“巴老曹”,当然也以文学的丰富与复杂垂范后世。1944年,邵力子、郭沫若、沈雁冰、阳翰笙、冯雪峰等发起纪念“老舍创作生活二十年”,在活动“缘起”里,说老舍的文学创作为“新文艺史上划出了一个时代”,成为“新文艺的一座丰碑”“将与中国新文艺日益堂皇而永垂不朽”;还说老舍“无论在做人与做文上,都为我们创作出更多不朽的范本”,而使“新文艺愈加充实光辉”。今天重新读到这些话,仍有莫名的感动和心动。老舍积极投身社会时代变革,以文学创作和文学教育活动等文学行为实现人生价值,展现出精神大境界和文学大格局。

老舍的伟大和崇高处,在于他是一位有境界和情怀,有风骨和特色的作家。他的人生及其文学创作为社会变革担责,为传统文化立碑,为白话文学作标本,彰显出为文学献身,为社会时代和民族国家立传的精神境界。

站在世界性与本土性的交叉点

今年是老舍先生诞辰125周年,也是他逝世58周年,他已确乎成为一个“古人”了。然而老舍文学并没有“古典化”,反而以各种面貌、各种艺术形式活在当下。我们在当代文化的各个角落,在社会生活的层层叠影里,都可以发现老舍及其笔下人物的分身。老舍文学如此持久而强劲的生命力,究竟从何而来?

近年来,老舍研究逐渐走向深入。一个坚实的历史判断逐渐浮出水面:尽管在思想和语言方面老舍没有直接参与新文化运动,但老舍的文学创作具备了和新文学相同的“世界性”特征。土生土长于北京的老舍,不像鲁迅、胡适、郁达夫、徐志摩那样,在学生时代就有留学经历,但他同样是东西文化碰撞交融的产儿。

老舍从一个普通城市知识分子成长为一个卓尔不群的作家,与他1924年到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书,受到外国文学的直接影响有关。域外文学经典的滋养与本土生活经验的化学反应,使他写出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一系列早期长篇小说,初步形成了独特的喜剧风格。狄更斯的《尼古拉斯·尼克尔贝》《匹克威克外传》等作品,在政治观念、题材选择、人物塑造、幽默笔法等方面都对他有深刻的影响;康拉德的小说艺术教会了老舍如何讲故事,以及如何丰富自己的经验、培养自己的想象,并且严肃慎重地对待自己的作品;但丁的不朽名著《神曲》俘获了老舍的心,使他成为一个“但丁迷”,他因《神曲》而明白了何为伟大的文艺,感叹道:“世界上只有一本无法摹仿大书,就是《神曲》,它的气魄之大,结构之精,永远使文艺学徒自惭自励。”老舍浸淫在欧洲文化的海洋中,不仅阅读了沃德豪斯、雅各布斯、莎士比亚、笛福、斯威夫特、菲尔丁、威尔斯等英国作家的作品,而且广泛涉猎了从古希腊、罗马诗歌戏剧到近世欧陆小说等文艺作品,为自己的创作储备了丰富的营养,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