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高龄生育的风险因素与孕前评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二胎高龄生育的风险因素与孕前评估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knowcat.cn/p/20241227/2324633.html
近年来,随着“单独二胎”到“全面二孩”政策的开放,我国二胎高龄生育所占的比例也随之不断上升。高龄生育指的是到达预产期时,孕妇的年龄已满35周岁,由于此时孕妇年龄相对较高,其生殖器官功能、自身机体功能等均处于下降状态,常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再加上其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问题,进而对孕妇及其新生儿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使得孕妇面临更多的挑战。因此,保障二胎高龄孕妇的身心健康就显得十分关键。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某医院产科2015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分娩第二胎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将其分为两组:年龄≥35岁的高龄经产妇组(62例)和年龄<35岁的非高龄经产妇组(58例)。研究者收集了所有生育二胎产妇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产妇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是否有剖宫产手术史以及新生儿结局等,并记录两组间相关临床指标差异及相关风险因素。
主要发现
研究发现,高龄经产妇组在多个方面存在更高的风险:
- 不良心理状态:高龄经产妇组的比例为53.23%,而非高龄经产妇组仅为20.69%。
- 剖宫产史:高龄经产妇组的比例为32.26%,而非高龄经产妇组为15.52%。
- 子宫肌瘤:高龄经产妇组的比例为19.35%,而非高龄经产妇组为5.17%。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龄经产妇组的比例为19.35%,而非高龄经产妇组为6.90%。
- 妊娠期糖尿病:高龄经产妇组的比例为22.58%,而非高龄经产妇组为10.34%。
- 胎盘粘连:高龄经产妇组的比例为20.97%,而非高龄经产妇组为6.90%。
- 胎膜早破:高龄经产妇组的比例为17.74%,而非高龄经产妇组为5.17%。
- 胎儿生长受限:高龄经产妇组的比例为24.19%,而非高龄经产妇组为10.34%。
- 早产:高龄经产妇组的比例为17.74%,而非高龄经产妇组为5.17%。
- 巨大儿:高龄经产妇组的比例为19.35%,而非高龄经产妇组为6.90%。
- 产后出血:高龄经产妇组的比例为22.58%,而非高龄经产妇组为8.62%。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高龄生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不良心理状态、剖宫产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胎膜早破等。此外,早产、巨大儿和产后出血等不良分娩结局在高龄产妇中也更为常见。这些发现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强调了高龄生育对母婴健康的潜在风险。
建议
为了降低高龄生育的风险,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孕前评估:对计划进行高龄生育的女性进行全面的孕前评估,包括心理健康评估、既往病史调查和身体检查等。
- 心理干预:对存在不良心理状态的女性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其建立积极的生育心态。
- 健康教育:加强对高龄孕妇的健康教育,包括孕期营养、运动和体重管理等方面的指导。
- 定期检查:建议高龄孕妇进行更频繁的产前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 多学科协作:建立由妇产科医生、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多学科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为高龄孕妇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总之,高龄生育虽然带来了许多挑战,但通过科学的孕前评估和孕期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相关风险,保障母婴安全。
热门推荐
玉米虽好,谁能吃?四类人群要当心,“黄金谷物”玉米的双面刃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修复措施浅析
星盘中的谷神星:谷神星在哪个星座最好
Android 系统应用更新的重要性及不及时更新的困扰
杭州初中排名:五所优质中学详解
二战舰船电影-灰猎犬号
拆解报告:赛小虎65W双USB-C氮化镓充电器
感冒期间能吃水果吗?医生给出专业建议
圆葱高产栽培技术
如果与大三阳、小三阳患者是同事,你会跟着“阳”吗?
英雄联盟莎弥拉背景故事:从街头艺人到诺克萨斯战士
为什么大家几乎很少讨论Embarcadero C++ builder?
如何管理团队廉洁自律
如何与50多岁女性聊天-才能让对方感到舒适与愉悦
太湖的形成的不同假说
建立 AI 内容中台 --- 结构化内容是成功的关键
塔罗牌愚者逆位:解读其深层含义
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应对之道:CPAP治疗与注意事项
探索海南万宁市:必去的热门景点与不可错过的体验
高效沟通的宣传口号如何帮助建立品牌形象?
睡前饿了怎么办?这5种食物让你夜宵吃得健康又满足!
清水鼓动3连胜强势崛起,长崎航海能否迎来反弹?——日乙焦点战全面解析
项目经理如何商务谈判
遭遇反胃、头晕、冒虚汗和想吐症状该如何处理
急性胃炎的全面解析:从症状到治疗
如何通过业绩报表快速识别公司的财务健康状况?
汽车积碳清洗:拆卸清洗 vs. 免拆清洗,哪种方式更适合你的爱车?
如何运用高效沟通的底层逻辑提升谈判能力?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规范
中指手关节疼痛什么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