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Skyline——日产GTR R34
再见了,Skyline——日产GTR R34
在汽车历史上,有些车型因其独特的技术和文化价值而被铭记。日产Skyline GTR R34便是其中之一。从《速度与激情2》中的经典镜头到各大赛车游戏中的身影,R34不仅是一款高性能跑车,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这款"末代Skyline"背后的故事。
《速度与激情2》中保罗·沃克驾驶的R34
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泡沫经济破裂的影响开始逐渐增大,原本繁荣的日本经济开始大幅度缩水,各大汽车厂商的日子也逐渐开始变得不好过,日产也难以摆脱这一影响,而许多客户认为R33是“失败品”又让新一代GTR的计划变得雪上加霜,连日产官方都差一点给他砍掉了,好在开发总设计师渡边恒三的坚持下,GTR的计划得以延续。
之前R33被人诟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轴距太长导致车辆在狭窄的山路上十分笨重,所以R34又把轴距给缩短了,从原来的2720mm缩短到了2665mm。
为了解决R33被投诉“太大,太臃肿笨重”的问题,日产再一次缩小了他的尺寸
而在发动机的选择过程中,日产也有过一定的波折,当时正处于日产动力单元更新换代的时期,他们本想用更加先进的VQ系列自然吸气发动机对RB系列进行代替,但是VQ发动机适合的平台是前置后驱,而GTR 却是四驱,平台的不适配最终让日产还是换回了RB26DETT,不过这一次,日产是下了血本了,将自己所有的新技术都用在了他身上,可变气门正时技术(NVCS),可变气门生成技术(NEOVVL),可变进气系统(NICS)等等都可以在他身上见到,同时发动机的各组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ECU也进行了更新,涡轮也换成了盖瑞特的C100 GT25,增压值提升到了1.2Bar,这时候的日产也索性直接无视“君子协定”了:320匹。当然懂得都懂,这个数据绝对是反向虚标了的。匹配德国产Getrag 233 6速手动变速箱。另外我们的“老熟人”:ATTESA-ETS全时四驱系统以及HICAS四轮转向系统也得到了升级,达到了最完美地状态。
R34上的RB26DETT发动机
不过在这时候日产也遇到了问题,我们都知道上一代车型R33的轴距增加导致不灵活,但稳定性却大大提高,而现在R34的动力比R33还要大,轴距还短,灵活性毫无疑问一定是增强了,但是稳定性也是大幅下滑,那该如何解决呢?用更大尺寸的轮胎,有点效果但是不太够,为了究其原因,日产带了一大群工程师对车辆进行调整,最终找到了原因:那便是车辆的刚性不够,需要再一次加强,所以在R34身上车身强度又上了一个量级,哦不对,应该说达到了最高量级。这样一系列改进的代价是车重增加了20kg,达到了1560kg。
为了让GTR更加稳定,日产选择加强车身刚性
而在车身的其他方面也变得更加“现代化”(至少相比起R32和R33来说的确是如此),从R33的圆滑的边角设计又变回了方盒子的设计,也更加能被那些玩车的年轻人所接受。而在车内也首次出现了可以展示车辆7种不同数据的LCD显示屏,这也是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之一。总的来说,相比于R33这样注重高速稳定性的大型GT,R34又回到了R32那样的Sports Car的路线。这算是对那些对上一代R33不满的车迷的一个回应。而这一代Skyline GTR,也是所有车型当中最完美,最极致的一代。
蓝色的R34
灰色的R34
车头
车尾,四眼灯从等大变成了外大里小
R34总产量为64000辆
内饰
这一代“回归本心”的GTR也果然让他重新成为了车迷朋友的心头好,在他们心中,GTR就应该是这样的运动车,而不是舒适的GT,也就是相当于R34再一次回到了车迷们心中的GTR该有的样子,对此我只能说还是比较迎合当时主流观点的。而在他发售的第一年也是1999年,日产还将他带到了纽伯格林北环赛道进行测试,最终由日产自己的车手Kazuo Shimizu得出了圈速:7分52秒,比R33要快上7秒,而为了纪念日产Skyline GTR系列车型在纽伯格林北环赛道的一系列壮举,也为向这个曾经在Skyline系列车型的开发起到重要作用的赛道致敬,日产也在R34生产的最后一年也就是2002年推出了Skyline GT-R V·Spec II Nür,除了在一年接一年的更新当中不断换装的碳纤维部件之外,纽伯格林版本的发动机输出也继续增强,最大马力330匹(反向虚标),变速箱组件也得到了强化,同时还用上了本属于赛车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包括众多NACA进气口以及一个两段式尾翼。这也是日产官方推出的终极版本GTR。
Nur版本的R34
尾翼变成了碳纤维的两段式
而在R34停产之后,Nismo整了一个狠货,应该是觉得RB26DETT发动机性能不够(一开始日产打算扩缸到2.8L变为RB28DETT,最后放弃了这个计划)。所以他们根据日产在勒芒GT1和GT500等比赛的经验完成了代号“N1”的发动机开发,排量达到了2.8L并且换装了更大尺寸的涡轮,该发动机最大马力500匹(6800rpm),最大扭矩540牛.米(5200rpm),至于车体则直接根据日产在GT500系列赛事当中的经验打造,该车可以在3.8s内完成百公里加速,极速达到327km/h,已经达到了和兰博基尼Gallardo一个水准。
R34,或者说整个Skyline最终级的型号:Z-tune
这个是Nismo自己拿造出来的车改的,不是新造的。2003年R34已经停产
一共改装了19台
和前辈R32和R33相比,R34在赛车上的建树就要低很多了,他只参加过国内的JGTC赛事,这些GTR采用的并不是RB26DETT而是VQ30DETT, 3.0L V6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马力490匹,同时去掉了四驱系统。GTR R34 GT500赛车在1999年和2003年两度夺得JGTC的GT500组别冠军。为Skyline系列赛车走完了在赛场上的最后一段路。
1999年的JGTC GT500冠军
前面那个是非常经典的蓝色涂装
2003年JGTC GT500冠军
这一年的R34真的太帅了
而这一代GTR也颇受世界各地车迷的喜爱,知名影星保罗.沃克在速度与激情2和4当中分别驾驶着一台蓝色条纹的银色R34和一台全蓝色的R34登场,而他自己也拥有一台R34。另外在头文字D当中,精于油门控制的“神之脚”星野好造的座驾也是R34。
这台GTR是保罗.沃克本人的车,现在正在拍卖
头文字D中“神之脚”星野好造的GTR R34
有一段时间,Skyline GTR便是日本性能车的头号招牌。
LBWK改装的以“剪影”为蓝本的GTR R34
R34就是最后一代以Skyline为底盘的GTR,之后的R35便脱离了Skyline的车系,变成了一款独立车型,而Skyline则成为了日产旗下豪华品牌英菲尼迪的一些车型的载体,Skyline和GTR也正式分道扬镳,或许他们再也不会合到一起,但我们仍旧记得,Skyline S50在第二届日本大奖赛上勇斗保时捷904,C10 GT-R在三年之间创下了50场连胜记录,R30剪影赛车喷着火焰呼啸而过,“哥斯拉”R32让从日本到澳大利亚的对手们汗颜,R33第一次在纽北冲入8分大关,R34线上完美的最后一舞。他早在20多年之前就离我们而去,留下的,是一个又一个极速传说。
他的后辈R35已经脱离了Skyline车系
32是桀骜不驯的“烈马”,33是彬彬有礼的绅士,而34则是成熟但不失力量的战士
最后,让我们再一起回顾一下Skyline (GTR)的精彩时刻吧!
再见了,Skyline GTR
本文原文来自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