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5号宇宙实验:当所有需求得到满足,老鼠却迎来了世界末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5号宇宙实验:当所有需求得到满足,老鼠却迎来了世界末日

引用
1
来源
1.
https://k.sina.cn/article_5336704869_13e17a76500102neee.html?from=news

在资源无限的环境中,老鼠社会会走向衰落吗?20世纪70年代,美国动物行为研究员约翰·B·卡尔霍恩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来探索这个问题。其中最著名的是"25号宇宙"实验,该实验持续了600天,观察了2200只老鼠在资源充足条件下的社会行为变化。

在过去的200年里,地球人口从19世纪初的约10亿增长到如今的80亿。随着人口增长,粮食和自然资源问题成为讨论的焦点。一些人认为,随着自然资源耗尽,人口将通过大规模死亡,直到达到可持续水平。然而,由于农业的进步,今天我们生产的粮食足以养活100亿人,唯一的问题是如何分配。气候变化可能会带来新的挑战。

20世纪70年代,美国动物行为研究员约翰·B·卡尔霍恩设计了一系列实验,观察当动物的所有生存资源都不会耗尽、所有需求都得到满足时,社会会发展成什么样。其中最著名的是"25号宇宙"实验,这是他所有类似实验中规模最大(种群达到2200)、跟踪时间最长(持续600天)的一个。

老鼠的乌托邦

在"25号宇宙"实验中,卡尔霍恩和他的同事将四对绝对健康的繁殖老鼠放置在一个260厘米x260厘米的人造笼子里,这个笼子预计可以容纳4000只老鼠。他们将这个笼子称为"老鼠的乌托邦",里面的环境被设计成能够消除几乎所有导致野生小鼠死亡的问题。

老鼠们可以通过16个食槽获得无限的食物,食槽通过隧道进入,一次最多可以喂食25只小鼠;上方还有水瓶无限供水;还提供干净新鲜的建筑材料用于老鼠育儿;温度则保持在20°C,这是老鼠生存的最佳温度;不引入任何的掠食者;最后研究人员还采取了极端的预防措施,以防止任何疾病进入"宇宙"。

实验开始之初,正如研究人员预料的那样,老鼠们把原本应该浪费在寻找食物和住处上的时间都用于繁育后代。最初,大约每55天时间,老鼠的数量就会翻一番,因为老鼠数量依然能够占据了笼子内最理想的空间,它们很容易进入食物通道。

不过,当老鼠数量达到620只时,问题开始出现。

乌托邦的衰落

这时老鼠的繁殖速度开始减慢,并分成几个小群体,各自占领一片区域,但有些老鼠没有被任何群体接受,它们无处可去。在自然生态环境中,正常情况下,存活到成年的幼崽数量会比取代垂死或衰老的同伴所需的数量多出一点,而那些找不到社会位置的过剩幼崽会移居其它地区。但是在25号宇宙中,那些"多余的"老鼠无法移居,也无法拥有任何社会角色,它们变得特别孤立无援。

那些被孤立的雄性在身体和心理上都退缩了,它们变得非常不活跃,聚集在"宇宙"底部中心附近的大水池边,不再主动与既定的伙伴互动。它们的这种"认怂"行为也不会引起有领土意识的雄性的攻击,但它们身上依然会有很多伤口和疤痕,这是其他"孤立雄性"攻击的结果,而被攻击的孤立雄性不会做出反应,只是一动不动地躺在那里,但是它们会在之后以同样的方式攻击其他老鼠。

同样也有被孤立的雌性老鼠,这些"孤立雌性"则把所有时间都花在梳理毛发、躲避其他孤立老鼠(从不打架),以及拒绝繁育后代上。因此,它们拥有极好的皮毛,研究人员称它们为"美丽老鼠"。值得一提的是,当这些老鼠被孤立时,他们就彻底无法融入老鼠的社会,即便研究人员把它们转移到其它环境,甚至是野外,它们依然没法融入群体。

除了孤立老鼠表现异常之外,雄性首领和能够繁育的雌性,它们的行为也不正常。雄性首领变得极具攻击性,会毫无动机或利益地攻击其他老鼠,并且经常强暴群体中的其它雄性和雌性老鼠,有时甚至以同类相食而告终。那些拥有幼崽的雌性有时会无缘无故抛弃或忘记自己的孩子,对入进入巢穴的老鼠表现出攻击性——因此本来用于保护巢穴的雄性也被驱逐了,有时甚至直接杀死自己的孩子。这种攻击性会蔓延开来,老鼠母亲们会定期杀死幼鼠,因此25号宇宙的某些区域的幼鼠死亡率高达96%。

研究人员把这个称为"乌托邦"衰落的第一阶段。之后,在那些不负责任的母亲,以及充满攻击性的其它老鼠攻击中幸存下来的幼鼠,由于它们从不正常的老鼠行为中长大,所以它们的行为也发生改变。研究人员把这些幼崽占据一定数量时,称为"乌托邦"衰落的第二阶段。

在第二阶段,许多老鼠对繁育后代几乎没有兴趣,它们更喜欢独自进食和梳理羽毛。不过即便如此,老鼠种群的数量还在缓慢增长,直到达到了2200只——低于"宇宙"实际可容纳的数量,从此开始逐渐减少。这时候的"25号宇宙"中,大部分老鼠对繁殖不感兴趣,一些老鼠退居到笼子的上层,而其他老鼠则在下面组成"暴力团伙",经常攻击和吃掉其他群体成员,有时候甚至是它们自己的群体成员。低出生率和高幼鼠死亡率,以及暴力,很快整个"宇宙"中的老鼠就无法正常延续了。

上面这张照片是这个实验的经典照片,图片中的人就是卡尔霍恩,他进入到笼子中做最后的观察和登记,而这时仅剩下122只老鼠,很快这些老鼠也会死去,这个实验则迎来了结束——差不多有600天。不过,直到这个最后阶段,食物仍然充足,老鼠的所有需求都得到了完全满足。

为什么老鼠会灭绝?

卡尔霍恩将25号宇宙实验中老鼠崩溃的原因称为"行为沉沦(Behavioral sink)",这是他专门为这系列实验创造的词语。对于像老鼠这样简单的动物来说,最复杂的行为涉及求偶、母性照顾、领土防御,以及群体内和群体间等级社会组织等相互关联的行为。当与这些功能相关的行为未能出现或者成熟时,社会就不会发展,种群也不会繁衍,最终整个社会崩溃,直到整个物种灭绝。

卡尔霍恩直言不讳,如果人类发现自己的所有需求都意外地得到满足的话,那么人类社会也会走向同样的道路。在上个世纪,这个实验和结论颇为流行,或许是因为当时的人们对城市过度拥挤导致"道德沦丧"的感受产生了共鸣。但必须指出的是,25号宇宙实验没有被人复刻过,所以现在人们并不认为这个实验结果也适合人类。除此之外,这个实验的设计也受到了批评,因为这个实验体现的并不是种群数量过剩导致的社会问题,而是创造了一个更有攻击性的老鼠能够控制领地并隔离其他老鼠的场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