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 度间歇训练攻略:提升速度就从这里开始
高强 度间歇训练攻略:提升速度就从这里开始
在马拉松训练的后半段,进入速度提升的关键时期。这时候,我们可以利用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来锻炼短距离冲刺和恢复的交替节奏。这样的训练不仅能提高速度,还能有效地增加无氧耐力,让你在比赛中更轻松地维持目标配速。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间歇训练的原理、训练方法以及数据支持的效果,帮助你在跑步路上不断进步!
图源:Medium
间歇训练的原理:高强 度冲刺+恢复跑
高强 度间歇训练(HIIT)的精髓在于“短时间高强 度+低强 度恢复”的反复组合。这样的练习能强化心肺功能、提升无氧耐力,还能让你更好地适应乳酸堆积的状态,最终提升乳酸阈值。当你的乳酸阈值提高,意味着你可以在更高速度下跑得更长久,而不那么容易累垮,特别适合像马拉松这样的长距离比赛。
摄影:卡斯
乳酸阈值是什么?
简单来说,乳酸阈值就是你身体在一定强度下产生乳酸的临界点。通过不断地挑战和提高这个临界点,跑者能在比赛中持续保持高配速而不那么容易疲劳,对长跑选手来说,这无疑是让成绩提升的重要一步。
间歇训练可提升你的速度 摄影:卡斯
800 米间歇训练方案:挑战你的速度极限
训练安排:
- 热身:10-15 分钟的轻松慢跑并进行动态伸展,让身体进入状态。
- 主要训练:
- 800 米快跑:以接近 90-95% 的最大速度完成 800 米冲刺,接着用 400 米的轻松慢跑来恢复。
- 次数:初学者可从 4 组开始,逐渐增加至 6-8 组。
- 恢复跑:在 400 米的恢复跑中保持轻松但不完全停下,持续让心肺系统运作。
- 放松:训练后进行 10-15 分钟的慢跑冷却,并搭配静态伸展,促进乳酸代谢并放松肌肉。
这样的间歇训练不仅能增加无氧耐力,还能帮助你的身体更快适应高强 度的运动节奏,在马拉松赛场上将速度维持得更稳定。
节奏跑:稳定目标配速的关键
节奏跑是一种以接近比赛目标配速进行的中长距离训练,能有效提升跑步的经济性(Running Economy)。配合每周一次的 8-12 公里速度跑,能让你在比赛中快速找到状态,并持续稳定地以理想速度前进。这种训练方法不仅能帮助跑者掌握目标速度,还能减少能量浪费,进一步提升比赛表现。
在河滨进行节奏跑可培养你的体感佩素 摄影:卡斯
科学数据证明 HIIT 的效果
根据《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的一项研究,跑者经过 6 周的 HIIT 训练后,乳酸阈值提升了 12%,最大摄氧量(VO2 max)也显著增强。此外,《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也指出,进行 HIIT 的跑者在速度与耐力的进步上比单纯有氧耐力训练更显著。
笔 记小 学堂:
HIIT (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高强 度间歇运动:被套上“高强 度”的关键在于爆发力,在 15-20 分钟内进行高强 度运动的组合,并让身体与肌肉感到疲劳,身体进而开始大量消耗氧 气。
图源:Medium
结论
高强 度间歇训练(HIIT)对于马拉松训练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它能够加速跑者的速度提升,并提高整体的耐力。通过 800 米+400 米的间歇训练,再加上每周一次的节奏跑,你的比赛配速将更加稳定。想要在比赛中突破自我?那就从这些关键训练开始吧!
补充资料:其他常见的间歇训练方式
以下是一些常见且适合不同阶段跑者的间歇训练,无论你是刚起步的跑者,还是经验丰富的跑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训练方式:
1. 400 米间歇训练:短程冲刺激发速度
这种训练方式以较短距离的冲刺为主,适合需要提升速度的跑者。
- 训练方法:400 米全力冲刺后,以 200 米轻松慢跑恢复,或是休息 60-90 秒,反复 6-10 次。
- 效果:帮助提升爆发力与速度,逐渐建立心肺耐力。
- 建议:初学者可从 6 组开始,每周逐步增加至 10 组(视情况可以跑到 15 组)。这类训练能迅速提高心肺适应能力,适合需要提升速度的跑者。
2. 1,000 米间歇训练:提升耐力与配速稳定性
这个训练适合已经参与长跑的跑者,强调稳定速度下的耐力建设。
- 训练方法:以接近 90% 比赛速度进行 1,000 米快跑,接着以 500 米的轻松跑恢复,反复 5-8 组。
- 效果:锻炼乳酸耐受力,让跑者能在疲劳状态下维持比赛速度。
- 建议:可以每周进行 1 次,适合中高阶跑者作为耐力提升训练。
3. 30 秒冲刺间歇训练:短冲强化法
这种训练相对灵活,适合任何训练水平的跑者,可以在日常跑步中加入。
- 训练方法:30 秒全速冲刺后,以 1 分钟的轻松跑恢复,重复 10-12 组。
- 效果:强化心肺系统,并增强爆发力,适合跑者在日常训练中穿插使用。
- 建议:每周 2 次,适合任何程度的跑者快速提升心肺耐力,尤其适合时间有限的训练日。
4. 法特雷克(Fartlek):随性间歇,感受速度变化
法特雷克源自瑞典语“速度游戏”,以随意变换速度的跑法为主,适合喜爱变化的跑者。
- 训练方法:在全程慢跑中随时加入短距离的加速,持续 1-3 分钟后恢复,以自己的体力为依据进行速度切换。
- 效果:帮助跑者在不同配速下适应呼吸与肌肉负荷,增进跑步灵活性。
- 建议:每周 1-2 次,可加入日常跑步中,这种变速训练适合所有等级的跑者。
5. 爬坡间歇训练:强化腿部力量与耐力
爬坡训练能提升跑者的腿部力量与心肺负荷能力,适合准备参加有坡度路线比赛的跑者。
- 训练方法:选择一段 50-100 米的上坡,以接近最大速度进行冲刺,然后慢慢走下坡恢复,重复 6-10 次。
- 效果:增强腿部力量与无氧能力,尤其对应高强 度场地的耐力。
- 建议:每周 1 次,这种训练对于有经验的跑者更合适。
6. 阶梯式间歇训练(金字塔):提升耐力并适应多种速度
阶梯式训练通过逐步加速与减速,训练心肺耐力与速度适应。
- 训练方法:以 400 米、600 米、800 米、1,000 米的顺序进行快跑,每次完成一组后以 200 米轻松跑恢复,之后反方向依序完成 1,000 米、800 米、600 米、400 米快跑。
- 效果:帮助跑者适应多种速度变化,在长距离比赛中更灵活掌握速度。
- 建议:每月 1-2 次,适合准备长距离赛 事的跑者。